晚餐后,陪孩子到小区游乐场游玩,看到一个大约5、6岁的小男孩开心地朝爸爸跑来:“爸爸爸爸!你看我用树叶做的飞盘!”孩子眼中和语气中饱含的喜悦,让我也不禁嘴角上扬。
“你小声一点!”我吓一跳,嘴角的弧度凝固在此刻。
纳尼?孩子父亲居然不是满眼温柔又带光地分享孩子的喜悦,而首先是一句看起来好讲“公德”的斥责???
我那被孩子天真无邪的笑语感染的热乎乎的心,尚且感受到被泼了一盆凉水般的打击,更何况是作为当事人的孩子。
果然,孩子不再如最初那般雀跃,但他失望之余,再次高高举起自己的作品,笑着对父亲说:你看!这时,那父亲才淡淡地说了句:看到了——给你说过多少次了,男孩子不要这么一惊一乍的。
这让我想起前两日发生在自己家的一件事——
傍晚饭后,哥哥正坐在书桌旁准备完成当天的英语学习,弟弟则要求着到卧室看《小猪佩奇》。
哥哥听闻爸爸领着弟弟进了卧室并打开了投影,飞奔而去,边跑边喊:我来帮弟弟选!!!
我心想,哥哥向来守信用,他无非是因为知道弟弟的喜好而想去帮弟弟完成选集,大不了再趁机瞄两眼罢了,弄完再叫出来便是。因此,我依然坐在书桌旁,没有出声。
没想到,里面闹了起来。“你跑进来干什么?!赶紧出去写作业!”爸爸呵斥道。
“我知道!我帮弟弟选好了就出去。我来帮他选!”哥哥的声音还透露着兴奋。
“你选什么选?!这儿不需要你!”爸爸对哥哥的做法明显感到很恼火。
“我不嘛,我就要帮哥哥选!”哥哥有些生气了。
“不行!”爸爸也坚持,“你信不信我今天要收拾你?!”
哥哥哇地哭了出来。我坐不住了,感觉再不介入爷俩得打起来吧。
进屋一看,爸爸单手高高举起遥控器,哥哥委屈得大哭大叫——俩人都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明显,这是杠上了。其实,站在家长的角度看,哥哥的要求并不过分。对孩子来说,更是无法理解为什么爸爸不同意自己帮弟弟完成选集这件事情。
爸爸呢,大概是想要显示自己的权威,以及感到孩子不能安心作业这件事情是个很大的问题,同时还带有那么些许“这是我和弟弟独处的时光,我可以为他做这些事情,此刻你出现来帮忙对我来说是对这段时光的一种破坏”的心态(这是我自己脑补的,未必是真的),因此坚决不同意孩子的要求。甭管你初心如何出发点如何,反正就是“我说不行就是不行”。事情最后以我把哥哥劝了出来而告终。
爸爸追出来想要继续斥责哥哥,被我以“你去看着弟弟”为理由轰走了。
这两件事情,其实都反映出了同一个问题:爸爸的眼里,并没有真正的孩子。
所以,他们感受不到孩子的感受,只能在头脑层面和孩子交流。
头脑,是理性,是应该,也可能是“正确”。
但同时,它也是屏蔽了情感的冷冰冰的“道理”。
在工作中,在商业场合,我们需要理性来为我们的决策和任务的完成保驾护航。但在人际关系中,却需要“讲理又讲情”,亲子关系,也是如此。
我们都喜欢和自己欣赏的、喜欢自己的、能理解自己的人在一起。
比起其他人,我们对自己喜欢的人的建议也更容易仔细聆听和思考。
所以,“关系到位了一切都好说”,其实也适用于亲子关系。
为什么说“理解万岁”,是因为在你的理解中,我知道自己被你“看见”了,也因此而确认了自己的存在。
武志红说,“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上面那个事例中爸爸的表现,虽然是在对孩子“呼唤”做出了反应,但那并非对孩子语言背后所表达之物的回应,而只是爸爸头脑的一种外部呈现而已。
所以,那一刻,孩子感受到的,不是回答,而是“灌输”。就如同,我伸出一朵娇艳的玫瑰希望你开心接受,你却斥责我不该去伤害花朵——我们说的,完全是两件事情——也因此,我献花所代表的那句“我爱你”,很难再说出口。
其实,岂止是亲子关系,在亲密关系中,这种因为关上了心灵防御之门而导致的“睁眼瞎”又何尝不是随处可见。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一书中对爱有如下描述:“坠入情网使自我疆界的一部分突然崩溃,使一个人的自我更另一个人合而为一。一个人突然冲出了自我,想决堤洪流般涌向心爱的人,蓦然之间,寂寞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无以言喻的狂喜。我们跟心爱的人合而为一了!寂寞不再存在!”
当我在大概五年前第一次读到这段话时,不禁感慨“精辟,精辟!”也因此对其印象极为深刻。
坠入情网之时,也是放弃自我之时。我们自动打开了自我的边界,与另一个人合而为一。
但,“相爱容易相处难”。一个人的世界陪伴了ta那么多年了,岂是另一个人可以完全突破并且百分百相容的???
所以,当激情退却,便“我们不再是我们,我们依然是我们”。
即使下了决心要结婚要相伴一辈子,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的感受啊。我们第一在乎的,还是你是否满足了我的需求,而后才能决定我是否要满足你的需求。
而这,恰恰是导致“相处难”的重要原因。你的那些看似“无理取闹”之行为背后所表达的需求?不好意思,我很难看到。
反推之,如果我都能看到,那么“无理取闹”这四个字,将从我对你的评价用语中,永远消失。
因为,那表示我能真正地放下自我设防以及成见,用最真的我,和最真的你,发生心灵的碰撞。
其实,在任何一段关系里,“自我关怀”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包括亲子关系。
在前面两个事例里,爸爸之所以看不到孩子,极有可能是因为他们从小也没能被自己的父母真正“看见”过。他们被太多的“应该”和“要求”所捆绑,认为人最重要的,是活在权威以及社会的约束之中——因为他们小时候,唯有如此才能获得父母的肯定与关注。
若爸爸本身是有足够觉察力的,他可能会意识到早年的被“忽视”带给自己的感受是非常不好的,因此会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尽力去避免这种“忽视”。又或者,在面对孩子那激起了自己“战斗”欲望的当下,能够意识自己的行为是被刻在自己神经记忆里的体验而触发,并非孩子那个行为本身,因此会对自己那即将脱口而出的“不理解”有意克制,并将目光更多地转向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
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此,这些爸爸们一边在潜意识里承受着被忽视之遭遇的不满,一边又无意识地将这种“忽视”传递给了下一代。
俗话说,“杯满自溢”。一只本来就空着的杯子,自然也无法真正给予。
但人跟杯子之不同,在于成年人是有能力通过各种途径弥补自己内心之缺失的。比如,阅读、旅行、同道中人的陪伴、心理咨询,以及,带着觉察之心养育孩子。
当我们能够充分地理解自己,清晰地感受到我们自己的需求,拥有足够的自爱和觉察力,我们的心,也会更加明亮。
我们的眼,也由此具备了“看见”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