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金小呆。Up主禁代布丁是我的主人。
之前我们好几期视频都在谈论网络暴力,谈网络暴力可不可能是舆论监管、谈网络暴力的糟糕特点、谈网络暴力孕育的土壤、谈网络暴力对每个人的危害……这一期视频我们来讲一讲,网络暴力的成因和对社区的危害。
虽然我已经出过一期《乌合之众》,来谈群体非理性。但那主要是讲群体非理性的成因。而网络暴力,又是群体非理性中比较独特的一种,它也有它比较独特的成因。
《“网络暴力”的成因及防治措施》中说,网络暴力的成因有两种假说:“第一,“网络暴力”是社会暴力的延伸和拓展……有学者将其定义为:网民通过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发帖、回帖或网络创作,打着道德的名义对自认为不道德、不公正的现象进行口诛笔伐的网络行为。观其本质,基于此观点可认为“网络暴力”是网民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事件当事人的“道德绑架”或者“道德约束”。第二,基于情绪宣泄的恶意攻击说,此观点建立在网络匿名性的基础上,个体在群体中由于减少了可辨性,降低了责任感强度,从而做出了原来在现实生活中所不敢做的行为。”
也就是我在之前谈网络暴力的视频中提到的道德约束,和情绪宣泄。
而看了这么多场网络暴力的事件之后,我更倾向于认为,网络暴力是打着道德,正义的旗号,进行的情绪宣泄。
当社会矛盾激化时,人们积累了许多负面情绪。而网络暴力,就是情绪的发泄口。
因此,在发生网络暴力的时候,他们骂的并不是这个具体的当小三的女生,而是所有的破坏家庭的小三。
他们骂的也不是某个外国人,而是所有享有特权,让他们感到侮辱的外国人。
这个具体被攻击的对象,只是一个无辜的载体,承担了许许多多人对某一类人的怨恨。而这些许许多多的人,因为无礼且没有勇气在现实生活中对自己怨恨的对象发起攻击,就在网络世界里,披上虚拟的皮,一起攻击这个“怨恨对象的化身”
当一个人以一种理由被网络暴力的时候,就意味着有许多人因为这件事而情绪失控,希望发泄长久以来被压抑的情绪。
因此,一个社区越频繁的发生网络暴力。并不意味着这个社区有着更多“正义人士”,或者更多“不道德”,需要批判的人。
而仅仅是意味着这个社区有更多控制不住情绪,想要发泄的人。以及更多涉及现实矛盾的议题。
而这些网络暴力的人群,实际上无法管控自己情绪,迫切寻找着情绪宣泄口的人,却站在道德制高点,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认为自己在进行“舆论监管”,以为自己是“正义的卫士”。得意洋洋的踩上别人一脚,得到一些虚幻的“道德优越感”,然后再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
但真正的道德,应该先要求自己,而不是苛责他人。
也许习惯于网络暴力的人,应该扪心自问一下。叫嚣着让明星多捐点钱的人,自己又捐了多少呢。
完全不了解一个人,就对他口吐芬芳,问候家人的时候,又比那些“三观不正”的人高尚多少呢。
自以为站在道德高地上得意洋洋,以为净化了社区,净化了世界的人,其实才是污染社区的罪魁祸首。只会带来无止境的争论谩骂和伪善。
他们的行为,就像伏尔泰的一句话:“人人手持心中的圣旗,满面红光地走向罪恶。”
网络暴力,不是一件好事。
随意的认定一个人做了错事或道德败坏,就可以对他口诛笔伐,人肉搜索。这并不合理。
或许回头看看几十年前曾经发生的那场巨大的变革,和它带来的满目疮痍,可以更明细的得出一个结论:
那些打着以暴制暴,以恶制恶旗号的人。
才是真正的恶。
最后,网络暴力的横行,不仅毁坏了公共讨论空间。给许多人造成心理伤害,而且对于参与网络暴力的人来说,也并不是一件好事。
习惯于站队,对别人进行道德批判的人,很难学会对事不对人和理性讨论。这些人总是分不清什么是批评,什么是谩骂。什么是观点不同,什么是人身攻击。
如果所有事情都上升到道德批判,动机揣测和造谣诅咒。这个人将会变得越来越狭隘。
《少女不堪人肉跳河“人肉搜索”不该要人命》中说:“ 如果文明、理性的声音占据了网络言论的主流,那些惯于使用“语言暴力”谩骂攻击者,会自觉退场或改变其行为方式;反之,如果网上总是充斥着“语言暴力”,理性的声音就会退场。”
之后,我也会专门出一期视频,来谈谈“如何发起与参与一场理性讨论”。感兴趣的小伙伴记得关注一下唷。那我们下次再见,掰掰~
……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过雨红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