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终于写了了一篇关于教育的文章。作为教育行业的咨询师已经很长的一段时间了,但我始终不敢说我懂教育。昨天一篇李翔知识内参里关于德式教育的介绍却让我反思良久。文中是这样介绍的:
这里的小孩一整天都是纯玩。他们不读书,不学算数,基本上无法无天。孩子们到处乱跑、大声叫喊、想怎么玩怎么玩、想跟谁玩跟谁玩。这里只要求他们遵守一些非常基本的规定,如不要打人和不要爬上家具等。老师也基本不会要求孩子们有组织地玩耍。小孩子打架很正常。但是幼儿园老师并不会急着去干涉,除非有孩子快要受伤。他们也不会惩罚顽皮的孩子,比如把孩子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等。老师做的更多的是,在一边观察孩子们的表现。有时候会把孩子叫到一边单独谈话,有时会直接和全体学生讲什么是正义和善良,有时是讲相关的故事,让孩子们间接得到启发。
有一本写给德国幼儿教师的指导手册里这么写:“即便会让老师们感到为难或是让整个群体受到牵连,还是要让孩子们自己去争吵”。争吵对孩子社交技能的发展和自我提升至关重要。孩子们打架的理由多种多样:为自己设定界限,吸引注意力,测试自己的实力(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在社交层面),或仅仅因为他们不服输。孩子们需要在成长过程中学会如何处理这些事情,而不是由大人插手来解决。
总而言之,德式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更多的释放,让孩子自己去争吵,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处理各种事情,而不是由大人设定规矩,通过干预来培养孩子。这个就是中式教育,孩子的方式呢大相径庭。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我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这个环境中长大,不受限制,无拘无束,能发展出属于自己的个性。
我的父母从其实从小就不是很管我,因为他们的知识水平只有小学四五年级的水平,所以他们在我的学习上面基本没有办法来干预我。为了维持家庭开支,其他方面管我就更少了。我记得我小时候常做的事情就是玩,每天放学之后,作业也只有一两页,回家半个小时就可以写完了。其实很多时候都会在放学的路途上就和很多小伙伴一起玩弹珠,玩玻璃球,玩弹弓、玩铁环等等,都是些自己动手制作的玩具,因为馋跑去隔壁村偷桔子,被大狗追到跳到河里逃跑,也算是度过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童年。
到了初中,只能去寄宿制的学校,基本上更没有人来干预了,完全是任由自己独立生长。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好的老师,他们引导着我去学习,鼓励我去尝试更多的东西。现在看来,可能我当时成绩好,恰好是老师的重点关注对象吧,但是还是很感激他们。反思现在的孩子拥有的却是没完没了的补习班,没有休息,没有自己的思想,一部分成了乖乖女乖乖男,另一部分则叛逆的成长为别人的样子。
这个时候我就在思考,我们真正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是把别人按照既定的模子刻出来,还是让小孩把自我的潜能无限地展露出来?我们不说中国的教育不好,因为这是中国能够公平竞争的现行的唯一方式。我很感谢现在的高考制度,能让我在这里说这样的话,能让我走出那个小山村,能让我去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是民生大计,关乎着每个家庭和一个国家的兴衰。梁启超说: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
其实往小了看,好的教育带了的不仅仅是家庭的美满,还可能是一个家族、一个群体的兴盛。如果你有孩子,请记住,你的目标一定是把你的孩子培养成成为未来世界的主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发展,那些重复性、机械性的低技术含量的工作终会慢慢被取代。那么,更重要的就变成了
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点是AI无法代替的部分。
回过头来看德式教育,他们不就是在启蒙阶段就在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么。而这恰好使我们教育缺失的部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弱,甚至于压根就没有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模式。美式教育一直提倡批判性思维,我们来仔细思考下其中的逻辑关系,有了批判性思维,这样才能更加容易发现问题,只有当发现了问题,接下来才是去解决问题。真格基金的徐小平老师说,当你找不到创业的创意时,那就试着去解决问题,创意就会不请自来。
教育无他,唯爱先行。时代的改变不停的在敲警钟让我们思考,如何才能培养出未来世界的主人?作为一名教育咨询师,我的格言就是:“发现了问题就去解决问题”。希望我的思考能带给你正确的理念和思考,欢迎给我留言写出你的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