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麒麟区一中德育工作实践及思考/徐宏

作者: sunxuhong | 来源:发表于2017-12-11 07:59 被阅读162次

        麒麟区一中德育工作实践及思考/徐 宏

    44.麒麟区一中德育工作实践及思考/徐宏

    麒麟区一中德育工作实践及思考

                    徐 宏

            近年来,麒麟区一中积极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特点。针对《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的学习和思考。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校深深体会到,当前要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做到:德育管理网络化,德育目标层次化,德育途径多样化,德育方法科学化,德育评价多元化。

            按照上述建设的思路,我校通过几年的努力,构建了学校德育整体框架,把学生在校内外的一切活动纳入到德育这个大范畴中,创造浓郁的德育实践氛围,使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随时随地受到感染和熏陶。

        (一)德育目标网络化。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我校成立了以校长、党委书记为组长,由党政办、政教处、校团委、学生会、综合治理老师、政史地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并把德育会议纳入到课表,做到制度化,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了德育工作的落实。学校德育工作呈“三点一全三结合”态势,即:德育目标点、德育管理点、德育评价点;全面育人;分层结合、量化结合、评价结合的网络化方式,做到纵向线条清楚,分工明确;横向互补,相互协调,从而促使德育工作活力的形成。

          (二)德育目标层次化。针对我校德育工作的长处和薄弱环节,我校以德育大纲为依据,把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态度的培养、习惯养成教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以及劳动教育作为重点来抓,分别制定了各自的德育目标, 并以班为单位指定德育量化员。在此基础上,政教处对学生的思想品质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思想品质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制定从高一年级至高三年级分年级、分阶段的德育目标,并进行德育量化评分。另外,注重基础道德的教育与培养,分清难点,强调可操作性,体现了德育教育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要求,反映了育人的层次性、连续性,加强了针对性。

            (三)德育途径多样化。在当今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体,挖掘学生各方面的创造潜能,变封闭性的教育为全方位开放性的教育,使德育途径呈现多样化:

          1、学科德育是德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学科德育具有日常德育所无法替代的教育功能,应融于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学科教学始终。因此,在构建学校德育整体框架的过程中,学校通过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层层发动教师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点。学校把教师所整理出来的德育点依据分年级的德育目标,以点连线、以线成面,构成了我校从高一至高三年级各学科的德育层面,这也是我校德育整体框架中最有分量的一部分。在实施过程中。教导处和政教处通过教案检查、问卷调查、量化评分等加强检查德育点的落实,并以此作为评价素质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

          2、学生会、团组织是德育活动的主阵地。通过团章学习、推优入团、社会实践、校园广播、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监督员负责制、各类竞赛等,确保德育教育在各个年级的落实。

            3、班会、午自习课由班主任负责,学生主持,形成系列,常抓不懈,是我校开展德育活动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现在我校已形成班会、午自习课教系列:周一升旗仪式、法制安全教育;周二常规教育;周三科技教育;周四时政广播;周五班级例会、健康卫生宣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少学生直接参与班会,午自习课系列教育。由原来的听众转变为演员或节目主持人,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4、社会实践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爱国行为、完善爱国情感的重要途径。我校以“五爱”为基本内容,以社会调查、社会考察、社会服务为基本形式。利用我区的德育资源,开展“接触点、教育点、服务点”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少年交警、少年军校、少年警校、新生入学军训等活动形式。拓展德育活动的渠道和实践基地,让学生自身去直接体验,培育了学生的劳动观念、服务意识、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

            5、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延伸。几年来我校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了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育人环境。形成了学校、社区、家庭教育的相互结合,以产生共鸣。

          (四)德育方法科学化。培育方法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方法正确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甚至导致教育上的失败。 几年来,我们以人格感染法、契机应用法、集体凝集法、竞赛激励法为主要方法,开展德育活动。

            1、人格感染法:教师以真诚和热情,道德和情感,学识和智慧影响、感染学生。处处给学生做表率,使学生内心对教师产生尊重感、亲切感和信赖感。从而真正把“学会做人”四个字印在学生的心坎上,健全学生完美的人格。

            2、契机应用法:契机就是指事物转化的关键。教育中捕捉到了契机,就等于掌握了教育的“战机”。在教育工作中, 教师要以敏锐的意识捕捉到每一个教育契机,充分利用契机,寻找德育常规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因势利导,开展德育活动。

          3、集体凝集法:就是发扬正气,在校园中倡导正确的舆论氛围,通过文明班、先进班级体、文明宿舍、流动红旗、校园优秀监督班、德育量化优胜班等一系列活动的评选,用集体的力量影响教育每位学生。造就团结友爱、文明守纪、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集体,使每个人都为校园添光加彩。

            4、竞赛激励法:为了使德育活动具有吸引力,我校根据青少年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各种竞赛活动,经常开展一些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如主题征文、故事演讲会、科技制作设计、创作展评、工艺美术作品展示、集邮作品展览、优秀节目主持人评选等。同时每学年评选一批校、区、市各做各类的竞赛的学生典型和“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树立学习榜样,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五)德育评价多元化。多元化的德育评价克服了过去对学生的测评只注重文化系素质而忽视德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弊端,有利于家长全面地了解子女,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不断改正不足之处,争取全面发展,达到德育目标,成为四有新人。

            多年来,我校积极探索新时期德育目标、德育管理、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评价,努力实践“全面育人”的德育原则。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较大提高,多次在市区有关会议上介绍工作经验,学生各方面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根据以上德育工作经验和实践,面对新的形势,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以历史地落到了我们的肩上。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南,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为目标,加大改进德育工作方法和力度,完善德育体系,努力把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此,笔者提出如下思路,以供参考。

      一、改变传统观念,统一新的认识。

            改变旧的传统教育观念,首先必须扭转学校工作中的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这就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领导不只是在口头上而是在行动上积极做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工作,进一步加快课程、教材和考试制度的改革,给教师们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有一个宽松客观的环境,这是前提。当然,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必须在认识上彼此统一,才能步调一致。从德育内涵看,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二是指受教育者特定的素质得以形成和发展。这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不能偏废。如果我们只注重前者,那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很难造就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才;如果我们只强调后者,用市场经济强化取代思想道德教育,就违背了社会主义社会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内在要求。弱化了青少年学生对理想道德和理想人格的追求。所以,一方面我们要针对当前对道德理想和道德人格的淡漠,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另一方面,为了使教育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又必须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最佳的途径是双轨齐下,有机结合,合二为一,努力培养全面发展和学有所长的学生,使他们成为既有当代社会所需要的,有健全人格和良好道德的人才,又具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素质和才能的一代新人。这才是德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契合点。

      二、遵循教育规律,改进教育方法。

          人的一生发展是有规律的。教育者只有把握了学生每个阶段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才能根据其特点和可接受性原则,实施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教育。教育过程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我们应研究什么时期对学生进行什么教育最合适,从最基本抓起,逐步提高,掌握适度原则,从而确定学生不同时期的教育重点和内容。要改善教育方法,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强制性灌输、等级性谈话、指令性改正,甚至逐出教室等。这种封闭式的带有封建残余教育色彩的德育方法,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现代教育理论和心理学认为,建立融合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教育氛围,建设团结奋进的班集体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原则。这首先要求教师树立民主平等意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其次要多开展一些寓教于乐,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主动性是人的一种本质属性,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应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教师在这方面起指导作用,注重循循善诱,正面疏导。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唤起人实现自我的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

          教育既要采取一般的教育方法,也要采取特殊的教育方法。那种认为独生子女都娇生惯养的观点是片面的。比如那些贫困型和矛盾型家庭的独生子女,他们往往矛盾痛苦、孤独自卑,对于他们的德育教育,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感受到同学的友情和学校的温暖,鼓励他们树立生活的勇气;而对于娇纵型、暴富型家庭的独生子女,他们骄傲霸气较重,有优越感,有的缺乏自理自立的能力,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则要进行严格要求,予以进行挫折教育和逆境磨练,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和面对困难的心理和承受能力等。当然。在正面教育前提下。适当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也是必要的,比如严格执行学校规章制度,开展文明竞赛,实行科学量化评分及必要的奖惩等。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作为辅助教育手段还是行之有效的。

        三、充实德育内容,完善德育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发展,德育的内容和体系也应该有所充实和完善。我校结合实际,根据新时期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标准,努力充实和完善学校德育的内容和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其一、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这是学校德育的核心课程。首先必须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个重中之重,同时抓好以集体主义为重要内容的价值观教育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在此基础上,进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

            其二、养成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这是学校德育的基础课程。中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迅速成长知识日益丰富,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给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尤为重要。要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系列教育,遵纪守法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劳动实践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日常行为习惯规范教育等等。

            其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识和素质的培养,这是学校德育的必修课程。应该看到,目前的新形势下,社会、家庭一些错误的思想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学生的负面效应,因此,拓宽人生价值取向的教育,把学生的追求纳入到社会和国家的整体目标中去,引导他们把奉献社会、报效祖国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最高理想。同时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必须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因而增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新要求的素质和能力的教育。必须作为现代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重视培养学生开拓进取、平等竞争,艰苦创业的精神;同时又注重开放意识、风险意识、公关意识、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养等。

      四、丰富校园文化,拓宽德育渠道。

            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载体,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对于抵制欧美港台不良文化的影响,弱化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改变单调枯燥的学校生活具有现实意义;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高尚情操的陶冶和聪明才智的发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校园文化建设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第一、建设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置身于上赏心悦目的环境之中,从而得到性情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第二、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依靠群众力量建设优良健康向上的文化气氛,构建优良的校风校纪,使师生、班级、学生之间形成一个融合向上的集体,有利于学生集体主义和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第三、创造育人的文化特色。比如开展读书活动、举办法制安全教育、禁毒知识讲座、举行艺术节和运动会,进行诗文、书画、棋类、文艺、体育、摄影、集邮等各类活动或竞赛;组织各种课外兴趣活动小组等,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个性、技能和特长。

          总而言之,昨天的教育就是今天的经济,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因此,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以此带动学校整体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的需要,实为教育战线上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任务。

    44.麒麟区一中德育工作实践及思考/徐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6a302f979011:👍👍👍
      • 沁园书社主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建议现在有关部门,再一次确实落实婴幼儿教育问题!把国学经典从娃娃抓起来!例如易经和诗经以及道德经,等等吧!看不懂,可以翻译成白话!出个国,看看日本教育制度!以及理念,不能说先进,可以说比较完善了!(资金不够可以想有关部门反应)日本小学生很礼貌!迎面走来,先给打招呼!上学放学是不用接送的!日本道路较窄,但是一年到头很少有交通事故!而且有学生专用车道,机动车辆严谨入内!
        sunxuhong:@沁园春书社主人 :谢谢您的点评,回首中国的教育,已然走入一个怪圈,唯分数论,把感恩与孝善抛之脑后,重分数而轻人品,因而培养出一大批高分却道德低下的所谓“人才”,这正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与失败。🌳🌳🌳

      本文标题:44.麒麟区一中德育工作实践及思考/徐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ib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