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看小说也好,还是读文章,我顶不喜欢那些写错别字的作者,可能是我这人太较真,也可能是跟之前的职业有关——如果看到学生们字有写的潦草,或缺胳膊少腿,或有词不达意的错别字,那是一定要纠正过来才行。
现在很多人都不在乎,觉得我把字写出来,甭管对错,你看了知道我要表达什么意思就完了呗,文字和语言一样不都是交流的工具么?
今天想起写写这个话题是因为刚才一打开平台,就看到首页的第一篇文章的第一行里有这么一句话“…三月份跟李姐(划名)…”,不用多说,估计大家一眼瞧过去就知道括号里作者肯定想写的是“化名”,也都知道Ta是想表达什么。
我没有揪住不放或是嘲笑别人的意思,就是单纯的觉得“划”字用在那里有点儿碍眼,因此,那篇文章只读了一句就赶紧划走了,也不知道后边的内容如何。
其实我自己也有很多写错别字的时候,有时候是无意,有时候确实是不知道。比如以前我就常把“挖墙脚”认为是“挖墙角(jiao)”,因为墙是有角的嘛,其实“角”字应该读jue音的,习惯性的音读错,导致理解错,最终字就用错。
中国字常用的七千多个,有很多形似字不同,字同音不同,音同字不同,音同字不同意思又不同的…(等会等会,让我捋捋,看这几句拗口的话有没有说错),这么多又这么复杂,偶尔写几个错别字情有可原,但不能因为这个理由就不重视,尤其是小孩子在学习成长阶段,认字不仔细,不会写也不深究,觉得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一件事上马虎,那怎么要求他能在其他事情上认真。
很多人觉得现在都网络时代了,以后用笔写字的时候会越来越少,但是无论到什么时候,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总是要靠文字来传承的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