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冻,临近年关。一名13岁的男生,当着一群人的面,将一块16斤的猪肉,从母亲手中抢过来,“啪”的一声扔在了地上,猪肉发出“噗”的声响,溅起了一团土沫……顿时细密的土沫,近似匀称的包裹了大半块肉,男孩竟然还又在占满土的肉上,狠狠地踹了两脚……
原因仅仅是没有给他及时买,他想吃的方便面。
人们震惊的同时,男生的母亲,觉得面子过意不去,对男生骂骂咧咧,结果男生对妈妈又踢又打,好几个人拉都拉不开……
打骂和溺爱,就像撕开父母的遮羞布,让这位母亲无力的坐在地上,放声哭感着命苦……
是这个母亲真的命苦?还是溺爱惹的祸?这种囧象该如何破?听听以下这本书怎么说……
《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这本书,是美国育儿专家伊丽莎白·克拉里,40年实战育儿经验总结。
旨在采用“不打骂、不溺爱”的优雅教养法,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帮助零到六岁的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影响孩子一生的习惯!
这本书的作者融合行为修正、交互分析以及阿德勒·戴克斯法等多种心理学策略,结合自己长期研究学龄前儿童的经验。总结出一套,能有效影响孩子心理的具体技巧。它能够指导父母调整自身行为,帮家长摆脱打骂或溺爱的育儿方式,跟孩子实现更好的互动,从而培育出独立、感恩、正向正能量,有幸福感的好孩子。
这本书对我的灵魂触动最大的三个点包括:父母要首先认识和了解自己,然后明了解决问题的步骤,最后运用有效的方法,共同达成父母通过改变自身行为,来更大概率地使孩子表现良好的艺术!
其一:父母们,你真的认识和了解自己吗?
只有先认识和了解自己。才能进行后续的因材施教。
我开始认为,既然是教育孩子,直接告诉教育孩子的方法好了。但是本书作者,要求父母们用三脚凳理论先了解自己。
什么是三脚凳理论?儿童教育就好比一把三脚蹬。想让凳子具有稳定性,需要有三条腿支撑。儿童教育的三条腿包括:父母们对自身价值观的了解;对孩子合理的期望;还有父母对自我需求的尊重。
1.父母们对自身价值观是要多方面了解的。
价值观完全因人而异。有人重视儿童学习,有人重视幼儿行为习惯的建立,有人着重于智力或能力的开发。父母的价值观不同,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
而且它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呀呀学语的孩子,有人纠结几个月可以断奶,有人则坚持母乳喂养越久越好。一岁的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你会觉得他可爱。如果5岁的孩子如此,也可能会生气。
有些价值理念相互矛盾。比如节约与慷慨,服从与独立。你要权衡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才能更好的调教子女。
2.父母要管理自己的期待行为
过高的期盼容易导致焦虑,过低的期盼不利于孩子更好的成长。
学习速度会有所不同。每个孩子的发育水平不同,以及先天的遗传因素。都会后续影响孩子的学习速度。
完善技能是需要时间的。拔苗助长会破坏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父母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期待行为。
3.父母们要尊重自我需求。
人是先要拥有自我,才能与大家和谐共生的。当你做你喜欢的事儿,给自己留点儿自己的时间。想对孩子们好,首先要对自己好。只有满足了自己的需求,我们才能更好的满足孩子的需求。还要努力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父母们真正的认识和了解自己,这是与孩子和谐共处的源头,所以父母们要首先了解自己。
父母们要明了解决问题的步骤
1.(以具体行为)界定问题。
不能给孩子贴标签。要清晰明确地描述孩子的具体行为。
模糊界定:
我一岁多的孩子不懂事。
具体界定:
(1)他老是扔我的眼镜。
(2)他拒绝和别人一起玩
(3)他向别人吐口水
2.收集数据
要注意收集孩子做这些事情的频率。记录频率有助于评估解决办法的有效性。
同时要注意这些行为出现的原因或者背景。
比如孩子咬人,可能是在长牙,这可能是把咬作为表达需求的方式。
3.确定是谁的烦恼
我两岁大的儿子,正在自己的房间里,玩自动倾卸卡车。但他突然大声哭了起来,因为他的玩具车不能自动倾斜了。这里显然是孩子的烦恼。
这个时候,如果你特别重视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你应该对他进行积极倾听。
关注他的需要,然后引导他尝试解决问题。只可以提升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确实超出他的动手范围,当然也可以引导式的代以解决。
4.探索潜在解决方案,然后实施它,最后再评估解决方案。
凯特三岁很懒,除非我站在他旁边。我的他是不会好好穿衣服的。我一离开,他就开始玩玩具或者看书,无法在九点上班之前,把他安顿好。
问题:凯特一个人时穿衣很慢。
需求:爸爸需要按时上班。
可行性方案:
爸爸可以推迟上班时间;让凯特早点起床,这样会有足够时间穿衣服;给凯特穿上睡衣去找保姆;把凯特带到父母的房间来,让凯特和父母同时穿衣服。
这些方案可以根据实际实施情况选择,最后敲定最合适的方案解决。
孩子出现问题时的可行性方法
1.强化良好行为的正强化法。也就是强化你喜欢的行为。
比如小男孩儿第一次把玩具收起,放到玩具橱里,妈妈看到了,马上对他说:“学会收拾玩具了,我真为你骄傲。”下一次玩玩具,孩子还会自觉的把玩具收起放到玩具柜里。
2.及时真诚的表扬法,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妈妈在男孩儿把玩具收到玩具柜之后,立刻微笑着对孩子表扬,这样的及时与真诚,让孩子得到正向鼓励,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培养。
3.制定规则法,执行规则时温柔而坚定。
文章开首那个对妈妈又踢又打的男生,表面上看他不懂事又粗鲁。母亲抱头痛哭,而这样的结果,其实根本不是一日之功。
平时母亲对这个男孩很溺爱,我曾经见过这个男孩儿和他姐姐对骂骂的特别难听,而母亲却坐视不管。
在孩子零到六岁的时候,父亲应该注重孩子的规则教育。哪些界限是不可以逾越的,如果逾越一定要接受惩罚,而且要温柔而坚定的执行,长此以往,孩子便有了规则意识。
此例中,男生不能辨识扔猪肉和踢打妈妈,都是不可以的行为。他或许认为,我是家里的霸王,什么都得由着我。
4.忽视法
还是学到了一句脏话,你不想让他说。就装作没听见,完全不要有任何回应。这样孩子反而就不会再说了。
5.注意力转移法
当孩子哭闹着要在夜里出去玩,你可以引导她在家里陪她玩游戏,或者看书等等,都可以轻易的转移注意力,而让问题转为有利。
6.隔离反省法
在孩子没有发生错误之前,提前与孩子制定规则。比如公众场合无理取闹,就要面壁思过,或者隔离反省,反省后,让孩子自述原因后果及反思情况,避免下次错误的发生。
写在最后:
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将决定他(她)们未来应对这个世界的方式。
如果你想收获一个你想要的理想中的孩子,那么你就要花心思,下功夫。从自身修为做起,以生命影响生命。
孩子成长的路上,会出现若干种问题,这需要父母们,有一颗包容而且成长的心,成长自己,成就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