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时天还没亮,手机屏幕已经暗下去很久,四周还算宁静,多数人并不打算醒来。那时最大的声音来自颅腔深处,声音持续环绕,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
也就是在那时下的决定,有些思绪或事情,只有书写下来,才不至于永远去牵挂。回不去的始终回不去,遗憾是一辈子的事。是谁说的不要留遗憾,其实怎么选择都有遗憾。没去经历或结局不尽如人意,便有遗憾。无非是在当时能否放下,有人能轻松放下,有人要走上一段路才放下,而有人可能一辈子都放不下。至于放不下还时刻告诉自己早已不在意,早已不留恋,就有些自欺意味。
那么,写是一种怎么样的动作?是打开心锁的钥匙?还是在荒芜中开辟出新道路?又或者是启动新世界的齿轮?但至少充满了无限可能。有可能性的人生是幸运的,不容易猜到故事的结尾。所以,写似乎是一种救赎也未可知。
既然如此,写应该是直面内心,丝毫不能对内心有欺骗,不能有所隐瞒,即使对某些事物有亏欠,也应当在写的过程中逐步释然。只有这样,才能让内心与外界不再有隔阂,让世间万物融入内心。人的内心世界是无限的宇宙,充满能量,而这能量又必须与外界有互动、有转化。所以人一定不是单独存在的,必然与万物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
如此坚持写下去,且不管是写小我,还是写大我,这当然是循环渐进、持续转化的过程。但一定不会因为写而去写就顿悟了。是顿悟还是渐悟,都是修行所得,也是要随缘了。
那些闪着思想光芒的文字,一定要用心对待它们。它们是探索内心世界的精灵,如何对待它们,它们便创造怎样的内心世界。所以写应该是非常虔诚的行为,是自然流露的过程,是不必刻意为之的创造。
单纯的写,似乎与他人没有多大关系。写注重的是过程,从开头落笔到结尾停笔,过程的百转千回只有自己最清楚。这么看来,写又是一个人的孤独之旅,是少数人才会全身心投入的事情。
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上路吧,总有风景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