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写作业被气得心梗、打骂孩子之后又后悔自责,这是许多家长共同面临的窘境。家长和老师都希望寻求既符合科学又尊重人性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于1981年提出、源自美国的“正面管教”方法也许能为家长和老师提供一盏指路明灯。它以阿德勒心理学为基础,提倡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照出父母身上的优点和不足。只有父母采取科学的养育理念时,才有可能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2020年初的武汉疫情给孩子们带来了史上最长寒假。长时间陪伴孩子上网课的中年家长们产生了更为深重的育儿焦虑。这本《正面管教》也许能为焦虑的中年家长开启新思路。
很多人把“停课不停学”理解为不停地学习文化知识。但文化知识足以帮孩子应对漫长人生吗?这本《正面管教》提出,应该“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心灵纽带)”,以及“教给孩子具备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价值的社会和生活技能”。
这张在家抗疫、一天被骂800回的时间表被网友笑传。为什么老婆这么高频率地骂老公、骂孩子?因为在老婆眼里,老公和孩子每天在家有大量“不良行为”。这本《正面管教》的作者指出,要改变不良行为,前提是识别不良行为背后的错误观念和行为目的。书中概括了四个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目的,包括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当家长能识别出这些错误目的时,才能采取有效手段,帮孩子实现正确目的,即归属感和价值感。
孩子是从亲身经历、一手经验中学习的。家长作为过来人,通常可以预判到某种行为的可能后果,但在育儿时,有时需要让孩子去体验自然后果,孩子才能从感性经验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自然后果是指自然而然地发生的任何事情,其中没有大人的干预。”例如如果孩子坚持要看电视而非按时吃饭,那么大人不必亲自去喂孩子,而是时间到了就把食物收起来,让孩子体验饿肚子的自然后果。让孩子在安全环境、不打扰其他人的边界内体验到自然后果,有助于培养责任感。《正面管教》的作者极少提倡让孩子体验逻辑后果,因为家长和老师常将逻辑后果错用为惩罚。逻辑后果通常需要四大前提:相关、尊重、合理、预先告知。
当孩子经常被告知“不要做这个”、“不要碰那个”时,其实是被动接受大人的指令。然而,孩子是渴望积极参与的。正面管教提倡关注问题的解决,教给孩子要做什么。书中建议,大人要给孩子“积极的暂停”,允许孩子去想办法,并问孩子启发式问题而非直接给予答案。
这本《正面管教》还提供了很多方法和工具,但其中最高频的一点是“花时间训练”。对于忙于生计的普通中年家长来说,也许时间真的是最稀缺的资源。育儿不仅是金钱的比拼,更需要家长的耐心付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