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学而篇第一读书笔记(杨伯峻版)

《论语》学而篇第一读书笔记(杨伯峻版)

作者: 虫虫和小爸比 | 来源:发表于2018-09-05 09:52 被阅读201次

1·1 子曰:“学而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时:按时

1·2 有子曰:“其为人孝弟,而好犯上者,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有若            

为人也孝弟:也表示句中停顿? ?           

孝:对父母的正确态度   弟:对兄长的正确态度                           

鲜:上声,少          

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宾语若是指代词,这指代词的宾语一般放在动词前。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3 子曰:“巧言色,鲜矣仁!”

令:美好的?

1·4 曾子曰:“吾日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乎?不习乎?”

三:多次,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上加数字,这数字一般表示动作频率,另如九

信:诚

传:动作名,老师的传授

1·5 子曰:“千乘之国,事而信,节用而爱,使民以时。”

道:治理

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工作态度,因之常和“事”连用。如《卫灵公篇》的“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爱人:古代“人”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狭义的人只指士大夫以上各阶层的人。这里与“民”相对

1·6 子曰:“弟子则孝,则悌,而信,泛爱众,而亲。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一般两种含义,年纪幼小的人或者学生,这里是第一种意义

入、出:《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则这里的弟子是指命士以上的人物而言

谨:寡言叫做谨

仁:即仁人,古代词汇经常运用这样一种规律:用某一具体人和事物的性质、特征甚至原料来代表那一具体的人和事物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贤贤易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把夫妻关系看得极重,认为是“人伦之始”和“王化之基”)

致:委弃、献纳

1·8 子曰:“君子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重:庄重

学则不固: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

相关文章

  • 论语D1: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

    学而篇第一·(一)(二) 参考:杨伯峻《论语译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

  • 论语笔记D2:吾日三省吾身

    学而篇第一·(三)(四) 参考:杨伯峻《论语译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论“无友不如己者”

    今天邻桌的同事拿着一本杨伯峻先生编著的《论语译注》问了我一个问题。她说,在《论语·学而篇1·8》中,杨伯峻...

  • 2019读《论语》002

    2019读《论语》002 读本是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简体字本) 学而篇第一 (共十六章) 1-2 ...

  • 2019读《论语》001

    2019读《论语》001 读本是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简体字本) 学而篇第一 (共十六章) 1-1 子...

  • 《论语》学而篇第一

    2019/3/25 Blue文 读书打卡 书名:《论语译注》 作者:杨伯峻 章节:学而篇第一 书摘心得: "君子务...

  • 《论语译注》杨伯峻之《学而篇第一》

    2021年4月11日木兰读书会 《论语译注》杨伯峻之《学而篇第一》 分享人:元元 第一次这样读论语,以前只在中学的...

  • 《论语》学而篇第一读书笔记(杨伯峻版)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时:按时 1·2 有子...

  • 《论语》学而第一第一章

    《论语》总共有二十篇,我今天开始看与记录“学而篇第一”的第一章,在此引用的译文均出自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 子...

  • 吃在论语

    据杨伯峻先生统计,在《论语》中,“食”字出现过41次。(杨伯峻《论语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讲吃最多的集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学而篇第一读书笔记(杨伯峻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po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