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宋茶那点事,十二先生韦鸿胪

宋茶那点事,十二先生韦鸿胪

作者: 茶茶_6569 | 来源:发表于2018-08-24 00:22 被阅读0次

宋朝是个神奇的朝代,不断议和,不断退让,举国逃离,从北宋到南宋,就这么风雨飘摇的,居然享国达319年之久(960年—1279年)。期间,宋朝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创新等方面都比前朝优秀,GDP更是数第一,前朝大唐,后来的明清都比不上。

宋朝,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有钱(2个字)!富到流油。文人治国的天然优势,让宋朝在文化产业中,最为鼎盛,什么琴棋书画诗酒茶,都是那个时候玩的最溜。比如,无用之事之一的茶文化,就是在宋朝,最为兴盛,上至天子,下至草民,全民总动员。

所以,接下来就是茶茶要说的就是无用之事之一:宋茶那点事。(这个可以说很久)

说到宋茶,茶茶第一个要说的是南宋的申安(一说审安,具体史实不可考)老人的《茶具图赞》,图赞里将宋茶发展到鼎盛时期的十二件主流茶具,并纷纷按上名头,跟国公大臣一般,封了官,甚是有趣。可见这位申安老人是多么闲着没事干,尽干一些无用之事。

今天的第一则介绍,就是《茶具图赞》中的其中一位先生,他叫做韦鸿胪:

韦鸿胪,名文鼎,字景旸,号四窗间叟。(姓名字号都全的有木有?茶茶目前也就一大名一网名而已)

姓“韦”,表示由坚韧的竹器(同苇,意指竹)制成,

“鸿胪”为执掌朝祭礼仪的官员,也有烘炉的意思

赞词中的“火鼎”和“景旸”,表示它是生火之用,“四窗间叟”表示茶炉开有四个窗,可以通风,今人考证为:茶焙笼(一说为茶炉,不过看造型,为茶焙笼更合适)宋代的茶叶不是散装的,而是饼状。饮用前,须将茶饼烘干,利于后续处理。如果直接让茶与明火接触来烘干,难免有损伤。隔着焙笼烘烤可以避免这一点。

被申安老人一描述,这茶焙笼简直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性格有木有?

(第一则,字超多,以后不会了)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仅代表本人观点,仅供娱乐,如有错处,欢迎指正

——来自茶茶de无用分享

宋茶那点事,十二先生韦鸿胪

相关文章

  • 宋茶那点事,十二先生韦鸿胪

    宋朝是个神奇的朝代,不断议和,不断退让,举国逃离,从北宋到南宋,就这么风雨飘摇的,居然享国达319年之久(960年...

  • 宋茶那点事二:十二先生之木待制

    【茶茶de无用分享之宋茶那点事二】 今天跟大家介绍的是《茶具图赞》中的第二位先生:木待制(如图即茶臼) 木待制:名...

  • 旅顺小金井5.28.20

    1.金井缘起缘起 朋友拍的鸿胪井照片和网上的鸿胪井.照片不一样 他坚称自己所去的是鸿胪井。他为此还在当地人帮助下,...

  • 读书笔记||《茶具图赞》-韦鸿胪

    《茶具图赞》 -审安老人著 《茶具图赞》:现存最早茶具类专著,作者将12种点茶器具冠以名号,配以官职,从而关联介绍...

  • 微软中国朱山河先生、宋鸿鸣先生到秦旅智慧旅游参观

    微软中国朱山河先生、宋鸿鸣先生到秦旅智慧旅游参观 2017年5月11日,微软中国朱山河先生、宋鸿鸣先生到秦旅控股会...

  • 《传习录.陆澄录》第五天

    2017.7.25 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 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

  • 《漫话俄国公使馆》之二

    文/尹西林 俄国公使馆建在明、清两朝,它是鸿胪寺和太医院及钦天监和旧址,鸿胪寺是掌管朝会、国家大典礼、郊庙、祭祀、...

  • 《王阳明:一切心法》之一

    1. 王阳明人生的三个阶段:贵州龙场悟道之前,称道者十之有九;进鸿胪寺前,毁誉参半;进鸿胪寺后,非议者十之有九。 ...

  • 读《传习录》7.16

    原文: 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而病危,澄心甚闷不能堪。 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功,所放过此时,闲时讲...

  • 旅顺黄金山下有座鸿胪井20.5.27

    看了佛藏朋友圈,才知道,原来旅顺有这样一口鸿胪井,一个亭子,还有一个碑石。是唐代遗物。 鸿胪井原本是唐朝(公元71...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宋茶那点事,十二先生韦鸿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pv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