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累,傻子提前二十分钟休息,
最近的确不容易,跑步的习惯保持了下来,晚上只跑一次,所以加量了,
一次一千五,能坚持下来不容易,看来这次肯定能变瘦了。
给傻子夸了夸,这毅力不错。
傻子面无表情的跟我翻翻眼睛。
傻子表示,要求买本政治教材解读,
八下政治不会,
哦哦,
估计上课把政治书翻了一轮,发现今年的政治不会了,
马上下单,
历史还是扔一边,不需要管。
数学依旧,不过刷的不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8663382/3749aa38bdb25408.jpg)
依旧是熟练度的问题,其实也就是整式变形的问题,
高中代数经常遇到,
十二题,要求熟练度可以眼刷,目前还不行,
十四题,有点难度了,熬了一会熬出来了,
十五题就是不会,蛮干了,目前不是傻子这样的选手可以做的了,
想了五分钟不会,給答案看看,
没办法了,这个不是我们普娃玩的东西了。
需要一定的针对性的技巧与训练了,
学霸题中题真心不错,计算量挺大,
量大管饱,
刷完分式,估计两个周的时间,保障一天完成一篇。
数学刷到现在的题,愈发觉得计算能力,变形技巧的熟练度的重要性,
会与作对有差异,
十秒钟解题与五分钟解同样的题也是有差异的,
而且这种差异会形成马太效应。
没刷过五六本书,就往高了抓,可以很好看,但是,遇到扎实的对手,估计就够呛了。
对于我们这样的普校普娃来讲,还是老老实实的,
听数学老师的话,你家要往后看,不是往前看。。。。。。
毕竟老教师,人家还是有他的专业性的。
英语终于又啃完一课新二了,
不容易了,
都是点滴时间,凑凑,慢慢往前进了,
不管多少,坚持每天啃一点,哪怕就五分钟,
哪怕一周啃三四课,一个月也起码十课了,
熬的住就行,
其中包含了高中语法了,
会默写,四级问题都不大了,
一天英语最少也要给个十分钟课外的,背背单词,背背新二,就这个节奏了。
语文最近刷的不理想,
或者离我想象还是差异的,
傻子写起来很快,
鉴赏与古文,各刷一篇,都不要十分钟,
傻子表示,都看得懂,理解也没问题,
但是,但是,意思只能相近,离答案的差异还是有的,
古文要丢二分,鉴赏也要丢三分,
这是不可以的,
看不懂丢分行,
这看懂了,表达不够,就是缺乏刷题了,
一天一篇,累加起来是吓人的。
坚持这个节奏,还是很重要的,
都是水磨的功夫。
2.23号
![](https://img.haomeiwen.com/i18663382/ea1bace6aad2fa46.jpg)
速度还可以,
但是还是不符合要求,
学霸这几题,涉及到高中幂函数知识了,
好久不刷了,已经眼生了,
小蓝本一刷的比较熟,所以最后15题,反而刷起来简单,
速度很重要,
代数就是要快,一种我拿着刀在后面追杀的感觉,
这需要平时的训练,积累,
需要控制在十五分钟左右,
十四题,没思路,没刷过,不会,不会就放弃,
这已经不是中考内容了,
简单理解下思路,下次自己解决就行,
其实一点也不难,就是思路问题,
接触与不接触不一样的。
熟练代表着精准,
几何再滚一轮概念,与基础题,
滚玩概念之后,刷题开始,
傻子说,概念差不多了,在看意义也不大了,遇到题目到时候,哪块概念不熟悉,再回头看。
哦哦,自己挺有想法的,
那就按你的想法来吧,
概念的理解分几种,
有的孩子先吃透概念再刷题,有的孩子是边刷边理解概念,还有的孩子是刷题反过来理解概念。
其实还是要针对自家娃,自己按节奏走。
教育本身就是差异化的教学,
个体的不一样,决定了方法与技巧的差异。
只有实践去匹配自己的,其他人的方法,只能在实践中修正。
所以对傻子来讲,概念理解到什么程度,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刷题,
然后再通过刷题来回到概念本身。
就应该这样去匹配自己的节奏,
先确保四边形的基础题与中等题不丢分,
反比例函数大题涉及到四边形基础部分,刚好每天练练,两不耽误。
去年是跟屁股刷实验班培养,今年是开学就滚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题,性质是不一样的,
是头猪,多刷几百多题综合反比例函数与四边形的综合题,也能刷成猪精了。
现在看来,滚动复习的方法就是一个,开刷每学期的综合题,天天刷两道起步。
这样,这学期的难点,基本都有,熟练度也有了,知识点也概括了,
唉,这个办法,还是跟着宝妈学习得来的,
宝妈家天少一少年班,刷的都是综合难题,
我自己反思推敲了一下,想要一学期的知识不断的滚动,不断的不背遗忘,唯一的办法,就是这样刷综合题,
这样就是想遗忘也难。
这世界上,大道理永远是简单的,
以前看人家,说是刷错题就可以解决了,但是对我家来讲,不行。
无法解决,考点考的比较难,不是简单的把概念拉一拉,就可以刷的。
毕竟江苏基本只考语文数学外语以及物理,所以这几门的学习方法,很难与人教版来匹配。
只能边实践,一边反思了。
物理这学期比较宽松了,
基本让傻子在学校解决作业了,刷起来也比较快,毕竟熟练度不一样了。
回家只有半小时左右的时间給物理刷题了,
物理无法做到数学这样,
打算跟学校节奏走,
复习密度,熟悉下一章电子这些记忆的东西,力学部分,则保障一天八道题。
力学部分说难不难,说难,由偶然涉及到高中力学题,来几题高中力学平衡题。
傻子说,我概念真的懂,
恩,你懂,真的懂,然后呢,遇到高中力学题,你咋就写做错了呢?
一看答案,
哦哦,这样啊,我真的懂了。
对对,你天才,你真的懂了。
其实,还是方法问题,
最终概念懂的再好,还是要刷题的。
刷题遇到题型,刷题遇到概念的真正理解,刷题刷出熟练度。
道理上得来终觉浅,刷题才能配实践。
啥时候把密度刷的滚瓜烂熟了,就可以开始压强了,
力学部分练练手就行,天天也是刷个熟练度,
这个学期没什么压力了,物理上。
等学到力学部分时候,搞本高中力学教材帮试试水,就可以了。
其实,就是不断的重复,不断的回顾,不断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与成人解决问题大同小异。
不过在学校的压力要轻松多了,
寒假在家,除了刷题就是刷题,
在学校有其他科目调剂,相对宽松太多了,
傻子不像在家压力那么大了,在家运动量也大,符合真心不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