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与孩子之间有时候玩的好好的,突然就爆发了世界大战,本来也不是大事,处理得好就好,解决不好就甚至变成两个家庭的战争,也影响孩子的认知。
我们在面料孩子与孩子之间争夺玩具,会有3种处理方法:
第1种:我给你3分钟,马上给别人,这种就是严厉控制型。
第2种:小孩子就是闹闹,没事的,让他们玩吧,这种是放养骄纵型,任其自然发展。
第3种:则是正面管教里的,让孩子自己学会解决问题,这种就是培养孩子自己的解决能力。
如果按第一种解决方法,孩子是会给别人,只是小孩对于分享的认知就是,原来分享是要强迫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上,所以就会形成不好的认知。
如果按第2种,父母不管不顾骄纵型这类,孩子长大以后就会没有边界,他不知道哪些该做不该做。
第3种就不言而喻,会是很多家长喜欢的做法,都喜欢这种别人家的孩子。但是自己家的为什么往往做不好做不到。
在遇到以上场景的时候可以用这个公式引导:
1、目前的是什么状况?
2、你现在的感受是?
3、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4、最后的结果是?
还是拿刚才的这个因为抢东西不想分享这个案例来说:A是家长,B是孩子
A:孩子,你们之间发生什么事情了呢?
B:我跟小明因为篮球吵起来了
A:那你现在的感受如何呢?
B:我不开心
A:那这样吧,小孩子在一起玩就是要开心对吧,你觉得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大家都开心呢?
然后两个孩子就都开始动脑筋,比如你玩一次,我玩一次,或者一起玩,或者谁先玩,该怎么玩更好玩,就开始商量起来了。接着他们就忘记吵架这回事了。
最后的结果是孩子们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重归于好了。
这个就是家长不去代替做决定,而是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孩子的能力都是慢慢培养的,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跟我们大人一样,这样才会引导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该怎么解决?
今天我针对小宝白天不想起床,我要他学着思考起床太晚有哪些坏处,他刚开始就说不知道,其实我是有点急的,再问一个别的问题,他也用不知道回复我,“不知道”顾名思义就是不想回答呗。
好吧,等到他主动来找我说一个事情的时候,我也用不知道回复他,并且我也是学他的样子,我说:“不知道”,他就急了,知道自己说不知道不好,这个时候我也跟他耐心沟通,所以我们老是说不知道的时候,是好还是不好?这个时候他就说知道不好了。然后就认真地回复起我问的问题,赖床太久有什么不好,他说:“起太晚,早餐冷了,然后会饿肚子,免疫低会生病等等”,自己开始慢慢思考罗列出来。
同样的方法,他几天没洗澡了,但是他又不想动,我就问他几天不洗澡会怎么样?他就开始说:会痒,会臭,睡不好等,然后你打算怎么解决,他就说要洗澡等。
所以这些平时都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慢慢训练,慢慢的他就会开始学着自己思考,去解决未来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困难。
本文为公众号李姑姑大本营原创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
愿世界上所有心怀梦想的人都可以在这里重逢、起航,感谢您的阅读。您的关注、点赞收藏和转发是我一直坚持原创的重要动力。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关注李姑姑大本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