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跟随县语委同志去教学点进行语言文字达标校验收,这是一所新建村教学点。一幢近200平米的校舍座落于稀疏的民宅之间,红瓦黄墙,绿树成荫,彩虹跑道衬托着儿童玩具的渺小单薄,整齐分明的菜畦间依稀没有叶子只剩“光杆司令”的菜豆藤蔓还试图做着最后的伸展运动,茄辣西的枝叶被深秋的寒霜打的没有一丝士气、蔫卷着身子等待化粪入土,只有翠绿的菠菜还是那样偷偷地向人们频频眨着羞答答的眼睛,仿佛在像客人传递着某种深意……
工作按部就班地进行,宣传板块小巧精致、固定标语掷地有声、各种资料有序摆放、教学秩序井井有条。3名老师8个孩子,这样的环境、这样的秩序、这样的迎检准备也使督查组的同志们连连赞叹。2名55岁的男教师和1位45岁的女老师,共同构筑着这所乡村学校的教育梦。“我们按照迎检目录认真准备资料,课堂中坚持说普通话,孩子们的字写得越来越漂亮了。”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因为他们年龄大了,就不讲普通话、不写规范字。也不因为孩子少了,他们就将工作程序减免了、要求降低了,反而坚持着、坚守着。
突然、墙上挂着的各种记载表吸引了我,一看这就是老同志的作派,不喜欢将表册放置于桌边。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拿下了表册浏览起来。专题教育有法治、安全、爱国、禁毒、卫生等内容,有专门针对学生的,也有的是针对老师的,每一次活动记载简炼,但下面都配了图片进行印证,忽然记起这曾是我们提倡的教学点工作法。业务学习,紧扣我们倡导的“学优课、看优课、上优课”提升教学点老师专业素养策略,有理论学习、案例剖析、实践演练。这一切似乎是规模学校的影子,我不敢相信他们还在坚守,执着地进行着。
分打得不高,但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氛围,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看到了孩子们甜甜的笑脸,老师们执着的教育情。炊烟袅袅,昏黄的灯光下佝偻着身子伏案疾书,迎着初升的太阳,重复着每一天的故事,乡村教师就是这样在践行着初心与使命。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一名自豪的中国人,这是督导组领导给我讲的一所学校的宣传标语。我想说,有这样的乡村教师,我自豪,我们的孩子更有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