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97318/f392572b1c9a19fc.jpeg)
我从2021年8月25号开始写感恩日记,每天都要用“感恩体”去触发自己感恩周遭的一切。
尽管只是很琐碎的小事儿,我都能用“感恩”二字打开自己的内在,照镜子一样去觉察它。不管是好的坏的,我都想微笑着去面对。
哪怕是一个一岁的宝宝一直对我笑,我都觉得生命无限的美好。哪怕是不理解我的人横了我一眼,我会不爽,但是我一运用“感恩”,坏情绪就消散了。
难怪丰子恺说:“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
“感恩”自带心灵魔法,它可以把你的消极心态慢慢拨正,让你在当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丰富体”,本自具足,没有必要抱怨,也没有必要向外索求。
当我们的感恩变成了常态,心中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爱。它来的时候,我们微笑,我们接纳,我们将其变成更多的正能量,由己及人的的去传递它,就形成了“爱的回流”。
宇宙间的能量都是守恒的,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社工和志愿者身上都有这种能量,他们的“爱心”与“感恩”一结合,就成了渡人渡己的桥梁。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7318/679f157869ee7f56.jpg)
《感恩日记》的作者卡普兰说:感恩看似是外在行为,实则是内在世界的改变,只有内在将心态调整到感恩模式,你才会有感恩的行动。
她坚持写了一年的感恩日记,在工作,生活,婚姻,健康,财富以及人际关系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于是她就用一本书来教我们:怎么对贪嗔痴怨进行“断舍离”,或许生活不可能一切都好,但一切可以更美好。
外在行为是内在世界的投射。当你的内在一直在抱怨,你脸上的表情就不会好看,很多人就会对你敬而远之,人际关系必然会受到挑战。当你的内在一直在感恩,你脸上浮现的幸福感,就会给人很多亲和力,他们就会被你自然吸引过来。
朋友今天给我讲了小建的故事,让我感慨很深:小建因病致残,但他很乐观,哪怕坐在轮椅上,也丝毫不觉得命运对他残酷,总是笑呵呵的感恩周遭的一切。
正因为他的感恩和随喜,有个女孩爱上了他。一直对他死心塌地,处处照顾他,给予他精神上的力量。他知恩图报,处处疼惜她,灵魂深处有了共振。虽然女方家长不同意,但两人一直保持着令人羡慕的感情。
上天给予人的东西是有限的。你若善于运用感恩的力量,很多无限的东西就会反过来馈赠你。这就是很多人提到的奇迹。奇迹这个东西,需要你不断的去坚持,去感恩,它才会悄然降临。如果你刻意求之,反而得不到。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7318/b1dc301321dbb4c0.jpg)
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过: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力量,并根据事物的本性利用剩下的部分。如果你可以改变某件让你觉得不高兴的事情,那就勇敢去做,改变它。但如果事情已成定局,已经发生或无法避免,那么除了感恩,你还能做什么呢?
朋友,请跟我练习一下:微闭着双眼,双手合十,清空头脑,静静感恩。
这时候,你的“我执”不见了,你的“痛苦”安静下来了,你“当下”会自然又平和。
这看似简单,但是有人还是无法做到。那我们不妨从练习感恩开始,去积蓄感恩,让感恩变成一种习惯。
从不期而得中,练习感恩,应该是最容易的。当遇到困难时,别人或雪中送炭,或举手之劳,对于接受者,不期而得,最容易产生感恩。
从理所当然中,练习感恩,这个要难一些,需要我们去反思,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去推演,你就会放下傲慢之心,学会谦逊,敬畏自然、生命。
从困难挫折中,练习感恩,这个更难,很多人在困难面前容易抱怨,难得有感恩之心。我们把困难当成一种修炼,告诉自己正在走上坡路,就会创造造积极的思考和视角,发掘苦难之事中的积极意义。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一首《感恩的心》打动了无数人。每当听它,我就想起了韩红。她这些年来,倾其所有,一心扑在公益上,种下了“感恩”的种子,并且让它开花结果。
常感恩的人,总是在“有”里自得其乐。
常抱怨的人,总是在“无”里向外索取。
“有”和“无”的差别,就像“爱”和“恨”一样。一个是引领人上升,一个是迫使人下降,你愿意选择哪个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