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细节营销》—把注意力转移到客户身上

《细节营销》—把注意力转移到客户身上

作者: 一片茗 | 来源:发表于2020-05-25 06:23 被阅读0次

    这是一篇《细节营销》的读书笔记,本书绕“4c”理论展开,这一理论是在一次次营销实战中总结出来的?

    20世纪60年代以前,市场营销的教科书一般都是按照产品来编排的。

    第1章是“消费品的市场营销”。

    第2章是“工业品的市场营销”。

    第3章是“服务业的市场营销”。

    第4章是“农产品的市场营销”。

    ……

    1964年的一个早晨,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杰罗姆・麦卡锡教授意识到所有的章节实际上都是一样的,都涉及产品、渠道、价格和促销。因此他提出4 P(是指产品、价格、促销和渠道四要素)市场营销理论。后来有人指出,4P反映的是市场营销经理的视角,而做市场营销的人总是敦促大家从客户的角度看问题,依此提出“4C”理论(4C是指客户的需求、成本、沟通、便利四要素)。

    看出这俩理论的区别没?4P是从企业的视角(我)出发制定营销策略。而“4C”是从客户满意度角度(对方)出发制定营销战略。后者比前者更贴近客户了。

    书里有个特别撞击灵魂的问题?复述在这里,是问营销人员的。

    如果公司要6个月中花费5000万美元去做的广告,你的目标受众看得懂你要传达的意思吗?目标受众看了这个广告后会更有可能去买你的产品吗?目标受众看了广告后会意识到这个广告是你公司的广告,以及是宣传推广这个产品的广告吗?

    接着我同样问了自己几个问题?

    你写文字你的目标受众是谁?他们在那里?在你的文字里可以获得什么?你能准确的传达自己的意思嘛?你是否值得别人付出时间成本来读你的文字呢?做什么事,就尽哪一个本分。在写文字的过程中会时刻提醒自己。

    我们先分别说说“4C”理论的四要素,第一个“C”客户的需求,以个人电脑颜色为例,以前办公用品的颜色很丑,以黑、灰、白三色为主,一直等到史蒂夫・乔布斯回归苹果,苹果推出了五颜六色的iMac电脑,透明的绿色、粉色、橘黄色等,如此有助于产品差异化、增加销量提高价格。这就是从客户角度出发在现有公司产能的情况下生产产品的思路。

    第二个是成本,现在去看一次电影,不仅仅是影票的成本,去影院往返的时间成本,如果开车会产生停车成本,一般是不会一个人去看的,这是社交成本。影票价格只是客户承担的成本的一部分。这样算下来,给客户带来的就不再是以最便宜的价格卖给他票这么简单了。

    第三个是沟通,关于这点我想到了迪士尼乐园的引导流程,如果你是迪士尼的员工,有游客问你3点钟的花车巡游什么时候开始?你会怎么回答?告诉他3点钟开始,或者告诉他现在2点55了,还差5分钟就开始,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为了让不同的演职人员在面对同样的顾客问题时,提供相同的高水准的服务,迪士尼就开发了一整套回答用户的沟通标准。比如就回答顾客询问巡游时间这个问题方面,迪士尼给出的建议是,要告诉他们巡游队伍到达的特定时间和地点,以及最佳的观赏位置在哪里,这次花车游行的线路是什么样的。这种服务可以给游客最好的体验。

    最后一个是便利,便利不仅包括让客户购买方便,还包括让客户使用方便,比如说,客服服务及时周到、说明书简单易懂等。

    做到这四点才是从客户视角出发做市场营销。

    接下来作者提出如何处理好与客户关系,从而做好市场营销呢?

    归纳了三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是站在客户的立场思考问题,首先这是思维方式的转变,要从自身的角度转变为客户的角度,比如你是一家快消品公司的经理,为了方便工作在办公室里陈列着自家公司的产品,每看橱窗一眼,就会产生错觉似乎超市货架里只摆放自家产品。在现实世界的商店里,客户看到的产品琳琅满目,你的产品最多只占其中15%的空间。合适的办法应该是把所有同类产品放在一起,也就是客户在超市看到的真实的产品陈列的样子,这样你每次思考时,才能从客户的视角看清行业全局。

    第二个方法聘用真正了解你们公司的客户,小米CEO雷军在一次对外分享中说,小米的新媒体运营团队,很多是从粉丝中招聘的。另外,小米之家杭州站的店长也是一名资深米粉,因为喜欢小米的产品,所以也选择加入小米工作,并做到了店长的岗位。总之,作者认为从客户中招聘员工,会让公司大大受益。

    第三个方法是做自己公司的客户或竞争对手的客户,体验自己公司的产品或者竞争对手的产品。其实就是把自己变成什么都不懂的客户,去体验自己的产品。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就经常这么干。他会开着自己的小飞机到各个地方的超市去巡查,和店里的客户交流,然后改进服务的细节,几十年如一日。同时也要到竞争对手的商店巡视一番,看看竞争对手有哪些细节值得学习。

    除与客户处理好关系外,还需洞察客户。那我们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洞察客户,来提高营销的效率呢?此处同样归纳了三个。

    第一个洞察是,害怕失去。我们逛街买衣服有时会遇到这种情况,老板拉着要走的客人说:这件衣服就剩最后一件了,现在不买回头就卖完了。这个对话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如果客户不想失去马上到手的衣服,一定会立刻买下这件衣服,也许客户并不是很需要这件衣服,只是害怕错过。优秀的汽车、房屋销售人员很喜欢利用这个弱点来制服我们。“这辆车配你再合适不过了。但是,实话跟你说,你要是现在不马上买,肯定就永远失之交臂了。”(如果这个销售人员再加上一句“另有人看中了这辆车,明天来买,这事儿我还没告诉老板”,那效果就更佳了。)供不应求,迫在眉睫,你知我知,他人不知,进一步强化了说服力。如果你想让客户从你这儿买东西,你不要告诉他,买了你的东西会得到什么,而是告诉他,不买会失去什么,这样就能提高成交的概率。

    第二个洞察:如果让客户先付出小恩小惠,后面从客户那儿获得大恩大惠的机会也就大大增加。在保险行业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保险从业人员,在敲开客户的门,推销保险之前,都让客户给自己倒一杯水,这个小小的请求会大大提高最后卖出保险的概率,这个小招屡试不爽。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客户给你占个小便宜,就好比他做了一份投资,投资他和你的关系,而每个人都讨厌失去一份投资,所以他会害怕,不答应你的请求,会失去之前对这份关系付出的投资,所以就顺下去给你大恩惠。

    第三个洞察:吸引客户,首先要分散他的注意力。在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客户容易失去理智,产生冲动消费。去过赌场的人,或者在电影里看过赌场环境的人都知道,赌场的背景音乐都比较嘈杂。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嘈杂的音乐可以分散注意力,促进非理性的消费。

    以上是作者列举的常营销中会常用到的对客户的三个洞察,对不做营销的人而言,懂得这些也可以知道商家常见的套路,更理智的选择商品。

    《细节营销》中有大量的案例来支撑作者的观点,故事性强,并不难读。在案例中有很多思维误区以及思维惰性,其实事物之间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这些不同表面的背后,万物都是相通的,犯来犯去错误就归纳起来就那几样,重要的是打破表象看本质。

    另:《得到听书》也有这本书,我是在听书的框架下来读《细节营销》的,并写了读书笔记。

    细节营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细节营销》—把注意力转移到客户身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vj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