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和菜头的推荐,对四个春天这部电影非常向往,心心念念要去看。叫家里那位先生买票时,他却听岔了,以为是四个生煎。搞得我笑得要死。再加上同事说我这么爱哭的去看,去看纯粹是找虐,索性就搁置下来了。
今天,刚好在微信读书上看到四个春天这本书,决定先睹为快。书和电影同名,但只是作者的一些随笔集 算是一本同人纪实文学了,刚好四个春天也是一部纪录片电影。
虽然没看过电影,但看了书 基本能够感受到电影的基调了,略有些悲怆的温柔。就像作者自己说的那样,心里像是被一阵子温柔融化了,充满了,很想找个地方大哭一场,又觉得心里暖暖的。
看完这本小书,对几个细节印象特别深
1.前言里面写到,别人问作者,你的父母有那么多可贵的品质,哪个对你影响最深。作者毫不犹豫地说是温柔,并且坚定地认为温柔是父母能够给予子女最好的馈赠。
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过程,虽然棍棒教育的不多,真的被温柔以待的也不多。心里对父母或多或少都有怨怼。看看狗十三有多少人追捧就知道了。但是反推到我们父母小的时候,他们何曾感受过什么是温柔呢。从小,在他们的精神银行里面,就没有这样的储蓄,我们又怎么能够强求?
到了我们做了父母,也并没有比自己的父母高明到哪里去。即使自己觉得自己是所谓科学育儿,可是扪心自问,我们也并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和温柔。我们爱孩子是有条件的,要她听话,要他乖,要他古灵精怪。可是一旦孩子有些许不符合大人的期望,立马觉得洋娃娃不好玩了。我们能够比我们父母做的好哪怕一点点也就是因为我们有父母帮扯着,我们的经济压力没有父母那么大,我们的孩子没有父母那么多而已。
对孩子我们都谈不上温柔,更别提对另一半,或者对父母了。你看看有多少人回家或者电话里面对父母的时候都把自己最丑陋最不堪的一面暴露出来了。
2.想做就去做呀
作者提到自己在最初要做电影时 自己周围的人没有一个相信他能够做好的。甚至对他的梦想嗤之以鼻。就算是父母,也都是抱着不忍揭穿的态度配合。
但是这些都对他没有影响。因为他在听侯孝贤导演讲演时,回答“如何开始做自己的第一部电影的问题,说道“那就去做呀”。
多么质朴的道理,却又最有效。每次在纠结犹豫设想中,面前的困难都会被放到无限大。可是真的咬咬牙,开始第一步,也就做下来了。所以,最好的计划都赶不上开始第一步。就去做呀。把自己扔到河里,就学会了游泳。也真心佩服作者,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坚持做下来了,并且还做的不错。
最近在读月亮和六便士,也反复提到,大家都在低头捡钱,只有他看到了天上的月亮。那个月亮就是自己的理想,对美,对艺术,对自己的坚持和追求。
我愿尽早找到我的那枚月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