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讨论《从教师蜕变成名师》这本书里讨论的“扩充”这一话题。
所谓扩充,就是在备课或者讲课的过程当中,帮助学生把有共通性的知识点连在一起,构造前后有联系的知识线,进而形成知识网,提升学习效率。
书中大概归纳了“扩充”有三种形式,即题型之间的扩充,科目之间的扩充,学科之间的扩充。
今天我想就“题型之间的扩充”进行讨论和延展。
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题型之间的扩充?第二、为什么需要在授课的时候尝试进行题型之间的扩充?第三,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如何操作题型之间的连接关系?
为什么要进行题型之间的扩充?因为题海茫茫,我们摇着橹,再题海里泛舟。这些题从表面上看,就像耸出海面的小岛,而实际上,深隐在水底暗礁才是海南岛的底色和根。只有弄清楚了海底的暗礁走向,才能牢牢地把握露出来的冰山一角。任何学科知识的学习,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训练都是重要的。不同题型之间的灰质激活了,神经元才能建立联系,触类旁通,实现主动生长。
我总是希望,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所以在讲课的时候遇到与前面课程内容有联系的地方,我都会点拨学生。一般我会这么问:“这样的知识点或者思维方法在前面什么地方我们也用过或者归纳过?你从这道题想到了之前我们学过的哪个内容等等?”我尽力用这样的方法,有意识地激活学生已经有的知识经验,让他能够主动地将知识联系起来。
比如前两天我在讲“整除”的时候,讨论到如果一个数能被36整除,那么这个数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这里孩子们用到了,把36分成4×9来思考,讨论完这道题目后,我问孩子们: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运用了什么样的思维方法?他们通过思考说我们把36拆分成4×9。我继续追问:“拆分”这个策略在哪些地方我们用过?学生很快联想到,在做乘法的简便运算的时候,比如把98拆分成100减2,不仅如此,计算图形的面积的时候,也会用拆分或者切割的思维方法。所以,你看,这样,学生就把学到的思维方法在头脑里进行了串联,将分散在不同版块的知识点在思维方法的串联下就形成了知识的线,进而形成知识、技能、方法立体交汇的网。
通常在授课过程中,我会按照题型来划分知识点,启发学生思考,这样的题型到底考了一个什么样的知识点?我试图把学生从仰视问题的思维角度牵引到鸟瞰式的思维角度,来观察和反思问题,当孩子们习惯了用审视或俯瞰的视角去归纳或者总结的时候,就会把题目所蕴含的知识点放置在一个核心的节点位置,其思维的广度和思辨力自然就会随之得到提升。
昨天的奥数复习课上,我们复习了圆的周长和面积,还有扇形的面积。学生跟我一起回顾了探讨圆的周长和面积之后,我问学生:这种用切割转移接拼的方法,我们在研究什么问题的时候也用到过?
孩子们说老师,我们在前面分数解决问题的时候用到过,还有研究时钟问题的时候也用到过。好!
我觉得,当孩子自己能够主动地寻找学习时候用到过同样的思维方法,那么他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就已经非常强了。我问他们:为什么这些不同的问题解决方式都用到了同样的方法呢?孩子们说:老师你强调过,我们要把死图想活,非常不错,即画时针和分针时,要把静止的时针和分针在动态化或者可视化,让它在钟面上旋转起来,即活起来。另外在做分数问题的时候,我们通常喜欢画线段图来分析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不同的条件,我会通过移动的方式把它搬到一起或者用隐去遮挡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数量和分率的对应关系或者是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中,只有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时时刻刻放在第一位,才有可能做一些看起多余的工作,正是这些多余的工作,推动了学生大踏步的前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