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人的童年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当然是玩具了,在当今这个年代,孩子们的玩具,绝大多数都是家长在网上购买的。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我们的玩具大多数是自己动手做的。
我自己做过木头枪,也做过木头秤,还做过各种各样的毽子。
毽子一般在冬天时踢的比较多,我们也常常把毽子带到学校里去踢。那时的毽子简单一点的用纸张就能做成,高级一点的是用鸡毛。
取两张没用的白纸,把它叠好,然后用剪刀从头一路一路剪成细条,但不能剪到折痕处,然后放开被剪纸张。把一枚细铜钱包在未剪的纸里,把剪过的丝丝缕缕齐跟部用绳子扎紧(那时在农村,外园内方的细铜钱和"袁大头″比比皆是,特别多)。这样,纸做的毽子就大功告成了。这门手艺一般是同学之间互相传授的
而用鸡毛做的叫鸡毛毽,就比较上档次,先把一根细塑料管的一端剪出四个触角来,再把铜钱用布缝起来做成底座,在底座上用针缝上那根塑料细管。这时,家里的大公鸡就倒霉了,我们追着撵着它,闹得家里是鸡飞狗跳。抓住它后,把它尾巴上颜色最鲜艳的翎毛拔下,插在管子里,分成好看的四瓣,这样,鸡毛毽子就做成了。它五彩缤纷,甚是漂亮。特别注意的是,管子里的鸡翎毛要塞紧,不然踢了翎毛会散掉。
踢毽子的"功力″也各异,一般是女孩子踢得比较"遛″。最初的时候,我只踢了一个,毽子就会乱飞找不着了。但"山人自有妙计″,我在毽子的管子上系上一根细绳,拉着毽子赐,它就"飞″不走了。
毽子的基本玩法有“跳、环、翘、剑”等等。"打跳″就是跳起,一条腿在身后踢毽子;而"环″就要难些,是跳时一条腿环起,另一条腿在"环″起的那条腿下打跳踢毽。踢毽最厉害的同学能"左右开弓″,两条腿两边都能踢。
同学之间也常常比拼踢毽子,输赢主要是比小朋友们一次性地能踢上多少个、能完成几副“跳、环、翘、剑”;还有一种叫“堆冒油”的玩法,这主要靠耐力和技巧。谁打的“跳”多,谁就是赢家,输家是要供奉赢家“吃毽子”。
现在想起来,自己做的玩具会很珍惜,玩起来也更具乐趣。
东氿听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