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散文
咱中国的医生不容易

咱中国的医生不容易

作者: 城匠朱工 | 来源:发表于2022-12-11 23:26 被阅读0次

    题目:听闻,挤兑已经发生了。作者~马志海(微博博主)

    全文复制如下:

    曾经跟一位内科主任医生聊天。他说很累很烦很麻木,门诊永远排得满满的,每个患者三五分钟,经常来的老病号絮絮叨叨自说自话,机械麻木地应对,开处方叫他缴费拿药走人。

    我说,咱中国的医生不容易。许多来医院并不是为了治病,是为了满足精神依赖来找你聊天的。

    所以,门诊医生不仅要拾起自己的心理学——一方面为自己开解,一方面也是能给患者以慰藉——而且你还要担当起一个神父的角色,太多的人在生活中无处告解。

    我说,任何一种宗教,其世俗的价值就是给人提供一个社交的场景,在那里里有人倾听,有人安慰,有人指引,能排遣人类最致命的孤独与无助。

    但这是中国。所以,你们医生很了不起的。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医院就是庙,来医院就是看医生拜住持,就是逛庙会。我这指的是医院最大的“主顾”,老年慢性病患者。这还不包括有些人,“反正有医保,医生不看白不看,这药不开白不开”。

    那么,在其他人的心目中,医院是个什么地方呢?前提过儿童医院。

    孩子一打喷嚏,全家人当中必有一人高声呼喝:“赶紧去医院”!送去医院后,大人们无一不是用急切的目光企盼者医生开上一堆虎狼之药,好让自家的乖宝乖孫吃了立马就好。

    你再想想:如果你干活伤了手擦破了皮,是不是也有某个人马上就喊“快去医院吧”?如果你在上班的时候感觉不舒服,也会有人关切地问“要不要去医院”?……

    那么,那些说“赶紧去医院”的人,他们的心理活动究竟是有怎样的底层逻辑和目的呢?分折如下:

    第一,受长期的舆论宣传和医药市场化的影响,把人心给扭转了,从把“进医院”当忌讳,变成了把“进医院”当理所当然的待遇和享受。

    第二,急功近利的心态,总在驱使人们寻找所谓“最佳方案”。

    第三,自己都无法察觉的“免责心态”,常见于老人对儿孙。把病孩送到医生手里,全部责任就由医生负了,最大的效果并不是能让孩子减轻痛苦、感冒快点好,而是让所有大人放下了心理负担。

    发生挤兑,是必然的。有专家说“99.5%的感染者没必要去医院”,这句话不知道会得罪多少人。“不去医院,出了问题你负责吗”?看!多么有力且铿锵的质问!

    重点来了:北方某宇宙中心城市,大雪。听闻发生挤兑了。

    网上听到一段长达12分钟的电话录音,是一位女士打给医生的,说他们家老人发烧了,抗原测阳了,很焦急地反复地要求派救护车要把老人送医院。

    12分钟,没有讨论老人现在的病情如何,有什么症状,就只听见女主一次一次急切地问,怎么样才能把老人送进医院,哪怕那边的医生说,来了也是给你开布洛芬……

    医生说的情况有点吓人,说还是不要送医院了,外边大风大雪,排队250米,估计要排四个小时才能进医院,队伍里就有裹着被子坐着轮椅的老人……

    各位观众,能get到重点吗?

    假设一位健康老人,完全没有任何症状,把他推到天寒地冻的夜里呆四个小时,可能会发生什么结果?

    再换个说法:那位老人得严重到啥程度啊,在大雪天里要排四个小时的队进医院……

    各位,您能get到其中的荒诞吗?

    在风雪里排长队的所有人,都有一个坚定的执念:我,是最应该进医院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咱中国的医生不容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bf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