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成婚时,父母给买了房,买了车,两人都有正常的工作的话,一切生活基本上是衣食无忧的状态。
听小猪妈妈说,他们当年成婚的时候,从爷爷奶奶那边分了一间半土房,一只母羊,俩人份的土地,再加上旧两件(自行车、缝纫机)。家里的锅碗瓢盆也仅够勉强的生活所需。
所以父母们成婚后,要想满足基本的温饱问题,必须努力奋斗。用现在的话说可能就是,马上开启了创业模式。
那一间半土坯房是小猪从出生到长大生活的地方,小猪的父母也一直在那里住到了小猪上大学。
农民的收入靠田地,小猪的父母都得起早贪黑的到地里干农活。小猪是个小猪崽留在家没人照顾、自己又不能完全自理,父母只能将他带在身边。
那时候,小猪家先是养马,后来改成养牛,再后来改成养驴,主要是用牲口的力气来辅助干农活的。
小猪和父母坐车来到地里,将马卸了套,安置在地头放养,父母便到地里忙活去了。
小猪跟在父母后面在地里溜达一圈,很快又回到马车前,在车旁边玩耍。但玩不一会儿,小猪就特别想躺下来睡觉。
有时在车上玩,便顺势躺倒车上玩,有时在车旁的地上玩,顺势便躺倒了地上开睡。
小猪崽本来需要的睡眠时间就比较长,小猪跟着父母起早贪黑的到田地里,自然是容易睡不够觉的。
再加上小猪自己一个人在车上或车旁边的地上玩,偶尔几次或一段时间还好,时间长了肯定是百无聊赖的,再加上睡眠不足,便更容易犯困了。
然而,母亲考虑到田间地头,有风且地上潮湿等原因,怕小猪睡着了会感冒或生其它的病,所以常常叫醒小猪,让他起来玩,不要在地里睡觉。
然而那个状态下,又困又无聊的小猪,对睡觉是非常的渴望,虽然表面上不得不听母亲的话,但心里却是一百个不情愿。
题外话:
养马需要青壮年饲养,夏天到地里干活还好,冬天下雪后,马儿们为了寻找更好的草料,往往会跑出很远的地方,给主人的寻找带来不便。
牛比马慢性子,养牛能比养马省点力气,冬天也不会跑的太远,所以小猪家后来改为了养牛。但冬天牛儿较费草料。
驴的力气虽然小些,但比养马省力气,也比养牛省饲料,是农用大牲口里最好养的,所以,小猪上高中以后,小猪父母年龄也稍大些了,便又改成了养驴。
小猪家一边种地一边养羊,小猪爸爸需要和村里几户人家轮流放羊,这几天则需要小猪妈妈自己驾车。出于对小猪妈妈的考虑,小猪家先后将养马换成了养牛,后来再换成养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