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学勇气》摘录打卡039(停滞、绝望、希望)

《教学勇气》摘录打卡039(停滞、绝望、希望)

作者: 草木小琴 | 来源:发表于2023-05-11 22:53 被阅读0次

一、哈!通过帕老师的描述,对美国的体制、美国的教育不再神秘。和中国是一样样的啊

教育改革的各种体制障碍:

①校长或院长懂生意胜过懂教育,

②课程负担过重或班级规模过大而无法保证教育质量,

③加薪晋级制度名为重视教学实业重视著书立说

④本已租襟见肘的教学经费挪用于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或校舍建设等方面。

读到这些有什么好呢?不再崇洋媚外,立足当下的处境,做想做切能做的教育改革。

二、帕老师把体质与改革的关系诠释的淋漓精致。

只有在面对强大的阻力时,才能实现有重要意义的变革。

这个悖论!太有在各方面都用此思维的意义了。世界上那有什么轻而易举!

阻力越大,你的努力才越有价值,越有意义。

但是要切记:任何一个健康的社会,所需要的都是“既此又彼”的共生关系。

体制是什么?变革又是什么?

体质与变革运动都扮演着创造性的角色,但其目的大相径庭。体制代表着秩序与守成的原则,是一个社会用来保存以往得来不易的财富的容器;但变革运动则代表着流动和变化的原则,是一个社会将其能量输入给更新与改革的过程。一个健康的社会鼓励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有改革之心的体制内领导者通常欢迎来自变革运动的破旧立新的能量,虽然这可能引起混乱,而变革运动的领导者也一定明白他们需要体制来维护渴望取得的改革成果。

是这样!新教育—南明教育就是最好得例证。

变革运动的途径

有一种“变革运动情怀”,这种情怀把阻力视为任何事物的起点而非终点。因此从这种情怀出发而得出的认识是不仅面对体制阻力时会发生变革,而且体制阻力在催生变革阻力本身就显示了对新生事物的需要,激励人们去设想破旧立新的举措,增添人们为之奋斗到底的力量。

变革运动的天才人物是践行悖论观的,他们摒弃体制的逻辑,以便汇聚改变体制的逻辑所需的力量。

我所经历的心路及行动历程被帕老师提炼出了基本的动态过程:

1.第一阶段:孤独的个体作出发自内心的决定,决心过一种“不再分离”的生活,为自己在体制之外寻找生活的中心。

2. 第二阶段:这些个体开始相识相交,形成“同心同德共同体”,以提供相互支持和完善共同愿景的机会。

3.第三阶段:这样的共同体开始“走向公众”,学会将他们个人的担忧转化为公众的议题,并在此过程中接受必不可少的批评。

4.第四阶段:一种非传统奖励制度开始出现,以此促使变革运动实现其愿景,并对体制施加改变其标准奖励制度的压力。

哈哈,帕老师是变革者肚子里的蛔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学勇气》摘录打卡039(停滞、绝望、希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ce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