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念

作者: 宋知行 | 来源:发表于2023-12-13 23:13 被阅读0次

这段时间我的心里杂念纷飞,妄念不断,各种匮乏,各种自我否定,各种质疑,内耗着我。

心是乱的,心是浮浮沉沉的,心是没有慰藉的,整个被匮乏填满!

你有没有这样的一种匮乏?简直就像无底深渊。

我怎么知道我的匮乏的呢?

昨天早上,元宝打电话:“妈,我的围脖沾上尿了。”

“啊?”

“也没有沾上多少,我去卫生间,弯腰时围脖低了一次,我感觉沾上了,我也不知道沾上没有。也许就没有沾上,但是我恶心了,你再给我送个围脖来。”

元宝一口气说完,我心下了然:“没事,拿回来洗一洗就好了。”

“我才不要再围了。”元宝电话里的声音很急切。哎,我忽然想起我小时候,那时我是没有围脖的。

“对了,妈,你可不要给我姐姐说这个事,她会恶心坏的。”元宝说。

“那怕啥呀?”

“不行,你千万不要说,我姐要是知道,就不围了。”元宝的声音很郑重。

“好,不说。”我笑着,觉得小孩子很有意思,答应着,挂断电话。

妈妈们说的话,有时候也不可以相信的。尤其是我这个妈妈。转头,我把这个事情给大女儿怡宝说。

“你妹妹呀,说围脖沾了尿了……她还不让给你说。”我一边洗脸,一边当成笑话讲给怡宝听。

“哎呀,妈,我可不要了。扔掉算了。”怡宝初听兴味盎然,再听,就变成一脸嫌弃了。她站在厨房门口,说了这句话。

我心里“哐当”一声。正在洗脸的我,手里的动作停了下来。心里的余震还在,浑身汗毛都竖起来了,心里有万般的不舍,我真的舍不得,我就是舍不得,扔掉多可惜啊,一洗立马就能够围了,我心里想。

我的心有点钝疼,说出来的话就很冲:“为什么要扔掉呀?你说的那么轻松!”

女儿似乎有点不理解:“我不想要了呀!”

“哦,那……”我不能理解,又说不出个子丑寅卯。

“我为什么要留着它呀?”女儿看我不语,知道我的老毛病又要发作了,走到我面前看着我。

我心里想,她说的也是这个理儿。不要了就不留了,这也很正常啊,那这个理儿我也能接受,为什么我就是不愿意她把东西扔掉呢?

就如此刻我心里在仰望某种美好,断舍离的美好。但是就是不能付诸行动。我知道,这源于我心中的匮乏。

忽然一个念头冒了出来,是不是女儿说话时的那一种洒脱刺痛了我?

我仔细回想,女儿说的时候是站在厨房的门口啊,就那么随意的,那么洒脱的,那么自然的说“扔掉算了!”

听她这样说的时候,我瞬间就有了情绪了,我的感觉是这都是用钱买来的,你怎么说的那么轻松,说扔掉就扔掉呢?

那女儿还没有扔,如果我不想让她扔的话,我还有挽回的余地,所以我大可不必因为女儿说扔就感到痛。

我凝神静思,是的,就是女儿在说话的时候,那一种自然轻松,平淡洒脱,那一种对物质的拿得起放得下的洒脱,深深地刺痛了我。

我是没有这种洒脱的,我也是洒脱不来的,因为我的生活,我的童年生活是如此的匮乏,那种匮乏的感觉,深深的全面的植根在我的潜意识深处,他们就是我,我就是他们,我们不可分割。现在如果要我像女儿这样的轻松把一个东西说扔掉就扔掉,我浑身的每个细胞都不愿意。

这就是更深层次的人和人的差别吧!

这个差别来自童年的生活,来自原生家庭,来自日积月累的细胞的记忆,来自某些天然形成的观念。这都是杂念啊……

如果没有这些杂念,生活会轻松很多。

修行的人,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么多杂念呢?

相关文章

  • 【坚持日更352】排除杂念

    杂念主要来源于四个原因,“外物造成的杂念”,“思想引起的杂念”,“人为造成的杂念”和“通信造成的杂念”。 外物造成...

  • 太多杂念的杂念

    不得不承认,每一段经历都让人生变得更加丰富,沉重也好、愉悦也罢,人生总是更加厚重了的。至于是否该感谢或者说怨恨这些...

  • 静坐的时候杂念太多,该如何斩除?

    静坐的目的是锻炼自己待在杂念中的能力,而不是为了斩除杂念。 杂念是无法斩除的,并且“斩除杂念”这一念头本身也是杂念...

  • 杂念

    心情有点不好,看着城市的灯火,突然感受到了孤独这两个字的深意,是的,我孤独了,属于我自己一个人的孤独,我又开始神游...

  • 杂念

    幼稚吗? 幼稚吧。

  • 杂念

    清明节回家了,每天翻山越岭整个人累到不行。我们这边的风气都是这样,清明节比过年还要隆重。每个人都把前途寄托在祖宗的...

  • 杂念

    要是把这世上事都只分倆种,只有正反,没有对错,把曲折的都简单,人与人谈话都肯互诉衷肠,无言时也可以享受无言时的宁静...

  • 杂念

    常常闲,常常失落。截住了眼里的光,隐在心底的不安矫情起来。但,是沉默的,还有悄然的哀乐。有时动辄说世界 ,有时猜疑...

  • 杂念

    寒冷失踪了吗 匮乏的眼神里有 狰狞的魔鬼 我有多久没做梦了 我有多少美梦 一场雨,记下淋漓 而惊惶的小鸟 是我唯一...

  • 杂念

    用以记录自己每天产生的各种想法。 6/7 纯无知的人好奇心很强。反而略知一二的人容易形成知识牢笼,被自己的知识和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cy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