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社会热点
城镇化.乡人的生活

城镇化.乡人的生活

作者: 简萧一 | 来源:发表于2018-02-21 23:05 被阅读36次

兴奋.适应

去年国庆,老爸老妈告别生活了一辈子的农村老家,搬进县城的新家。

老妈在电话那头说:第一个晚上睡在你哥哥新买的软软的1.8米的大床上,有点不敢相信,连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还可以住上之前只是在电视里看到的别墅般的小洋楼里,一个晚上手总在床上摸来摸来去,生怕这不是真的。

老妈还兴奋地说:昨天跟老爸去逛街了,购物、出行都很方便,步行几分钟,日常生活所有事情都可搞掂。平日里,俩人住80多平二居室,也好打理,挺满意的。

可是,没几天。

老妈来电话说:开始不习惯了,她的小鸡,母鸡,满园子的菜地,待收的花生,番薯等没人管顾。唠叨半天后,最后老妈总结得很好:主要是没事可做,也没地方可去。

怎么办?

自然地,老爸老妈便开启了两地跑的生活模式。

教育.经济

弟媳妇,县城一中学老师。

言:因这几年教师工资普遍提高,特别是山村中小学教师补贴较多,平均每个月的工资可以在县城买近2平方的房子,与深圳等一线城市即使是精英型人物也要2-3个月才能买得起的房子相比,实实在在轻松很多,可以过上比较小资的生活。

为什么呢,国家政策的倾斜,要推进城镇化建设,教育必须提上去,才能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师资队伍的稳定,是教育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国人的传统思想,即使家里再穷也不能苦了孩子,都愿意送小孩到更好的学校上学,或是上各种培训班。于是现在老师的收入都很不错。

另一方面,弟媳妇说,因工资涨了不少,公积金也多了,不少像她一样的教师家庭,已买起了二套房,甚至第三套房,有的是换,有的是投资。所以,资源的分配,或重新分配刺激着县城的经济,最直接的反映,房子不断地往上长,只是没一线城市快。

乡愁.人口

这次回家,与往年不一样。因为爸妈住城里了,于是回到爸妈城里的家。

但因诸多原因,一大家子中午吃完饭,就驱车赶往乡下的农村老家,不到一个小时,到了乡下。采摘了一堆的叶子菜,萝卜,瓜果等,还杀鸡宰鸭,敢情是要把浓浓的乡味往城里搬。

无独有偶,刚回来不到一个时辰,就碰到上屋的邻居。原来他们也是同样的情结,回来看看祖屋,看看自家的田园,禽舍,顺便摘些青菜、瓜果。一者是情感的需要,另者是生活的支持。对于世代农民出身的咱们,有土地,才有一切,有农民情结。

看着这些乡里乡亲,老人小孩,大过年的,图个热闹,及好的兆头。二话间,我们这些归来的游子,便飞起了一群红包雨,最乐的当然是那些充满童真的小盆友们啦。

按小侄女的话说:那个叫什么,什么N叔,为什么要给我红包呢,而且还不少,是不是他们家很有钱呀。嘻嘻嘻,最喜欢跟着姑姑跑啦,总能得到意外的惊喜。

在我们老家,过年发的这种红包,叫利是,图个来年的大吉大利。无论多少,有就好,也不图什么回报,这也是小盆友们快乐的源泉呀。

乡愁,这就是一种深深埋在我们骨子里的乡愁吧。虽然我们也在追求诗和远方,但在外流浪久了,内心深处需要一处停靠的港湾,这便是家,老家。想想如果没有这些祖屋,祠堂,没有了这些种养菜园子、家禽的山山水水,我们的乡愁何以安放。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再过些年,当我们都退休了,这种思乡情结或许会更严重。

老妈说,平日里留在村里长住的人很少了,加起来估计已不到10人。而原来咱们的村落,最鼎盛时期近300人,也就是我们10来岁的年候,镇电影队晚上还常来给咱们放片子。

趋势.机遇

城镇化,这是国家发展的趋势,是时代背景的使然。老百姓的生活离不开时代,国家、乃至世界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

笔者本次回乡,所见所闻,对农村城镇化后的变化,引发了一些思考。

首先,人口的变化趋势。

就以我们村为例:

图解:

1、在90年代初,也即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村子的人口基本全都是农民,仅有2个在县城工作的人员,非农户口;

2、到90年代未,一部分年青人初中、高中毕业后离开家乡直奔深圳、广州打工,但他们也只是个别转为非农户口,并在大城市安下了家;

3、  2000年后,随着国家大城市发展的步伐加快,不少人在大城市成家,立业,且村中的后生不断涌向一、二线大城市,基本在2010年左右到了一个发展期。虽国家在2012年的十八大以后,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三农’政策,但涌向大城市的年青人脚步已迈开,难于收住。于是到现在真正留在农村的基本是老人、小孩。

其次,城镇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上面这些案例,场景,数据,又让笔者有了进一步的思考。自十八大以来,农村城镇化的脚本越来越快,无庸置疑,如今已有雏形。那么,城镇化到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老百姓该何去何从,万事万物最后的本质都是系统,那么系统的思维告诉我们,挑战与机遇往往是并存的,下面是图析。

图解:

1、搬到城里的老百姓,如同老爸老妈,都能感受到生活的便利。当然不同群体会有不同的感受,收获,比如弟媳妇等的教育群,对教育界的影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可是,从国家、政府的层面看,这些正是城镇化变革想要的,是城市的发展,国家的发展所需要的。

2、 当然任何一项政策的落地,即使是一个民间小项目工程的落地,不同的解决方案会有不同的结果,各有利弊。当然,国家政策、方针的落地,要复杂很多很多。对政府的管理,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利弊的影响,是必然的。

那么,在新的形势下,不少老百姓的生活迎来了挑战,最主要是原来的农民洗脚上田后,该做些什么呢,靠什么作为经济来源,没有彻底解决。这里有多方面的原因,而且不同人群需要不同对待。比如,有一定文化基础的,经一定培训后,可转入工厂上班。当然前提是当地要有一定的工业化规模,能容纳一定量的农民转过来的工作人员。另者,长期进行农耕事务,不合适或无意愿在工厂上班的一群人,是否仍有田可耕,有地可种,有畜可养等,是一个系统工程。

当然,有挑战的地方,也充满着机遇,如解决部分农民上田后无事可做的问题,可创业或加入新服务领域,如交通出租,教育培训,农产品、土特产加工,承包农田或土地进行庄园式经营等。

达尔文的进化论中早就提到“适者生存”,总体上,对于老百姓来说,生活在不断变好,有挑战,但挑战与机遇永远并存。

最后,展望未来

写此回乡录时,正好看到央视快评刊出的习总书记关于“三农”政策深入浅出、善接地气的名言。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相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我们,努力奋斗的我们,

正走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路上,中国梦,小康梦,是会越来越近的。


相关文章

  • 城镇化.乡人的生活

    兴奋.适应 去年国庆,老爸老妈告别生活了一辈子的农村老家,搬进县城的新家。 老妈在电话那头说:第一个晚上睡在你哥哥...

  • 房东一百个不想退押金的理由

    随着经济和城镇化进程的大发展,城乡人口大流动,年轻一代的90后、95后也加入了租房的大军,相信大家租房的时候会遇到...

  • 家乡美系列游记(48)龙港中对口村

    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 浙江最美乡村,龙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农村就地城镇化示范村中对...

  • 葡萄酒乡的小镇科尔马

    目前国家在大力推进城镇化,于是看乡村美景、体验小镇生活变成了一种旅游方式。在发达国家也是如此,高度的城镇化,挡不住...

  • 选读《目送》—阿拉伯芥

    如今的金门人过的都是“生活不怕苦,工作不怕难,战斗不怕死"的生活,外乡人总是羡慕,可是金门人如何长大却是外乡人不...

  • 《中国城镇化还有多大空间》(李奇霖)读书笔记

    什么是城镇化? 城镇化是一个综合指标,可以用来衡量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活水平,正常情况下的城...

  • 18年8月4日星期六新闻早读

    1,中国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5%。 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2030...

  • 特色小镇开辟扶贫新路

    特色小镇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在新时代的特别产物,代表了新型城镇化的新方向,在全国各地都展开了实践活动。在新型城镇化探索...

  • 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的机遇有哪些?

    新型城镇化 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时间当中,城市空间扩大了二三倍,城镇化率也达到了52.6%。但...

  • 你会觉得自己的小孩是个不成功的人吗?

    在大城市打拼的异乡人大部分都是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品质,可异乡人总归是异乡人吧。在异乡10余有年。终于把小狗子们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城镇化.乡人的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fa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