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写法避免常见失误》笔记2
丢掉情感表达定式
1.老套表达方式:
嘴角咧到了耳朵根
眼中噙着的泪珠滑落脸颊
膝盖直哆嗦
因为“套路”是懒得构思新措辞的结果,无异于向读者宣布,“这是在惰性的驱使下写就的文字”。
2.分析
咧嘴笑,显然能体现出人物非常幸福。膝盖的颤抖,也的确能表现出恐惧。但问题是,这类定式并没有考虑到情感的“幅度”,这就导致了它们没有“深度”。
我们能通过一滴眼泪看出人物很难过,可他到底有多难过呢?难过到要呜咽?难过到要嘶喊?还是难过到昏厥?难过到哭了五分钟都停不下来?
要让读者对人物产生共鸣,关键在于传达人物所经历的情感的深度。
3.如何呈现感情
想要呈现某种感情的时候,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我经历了这种情感会有怎样的反应”。
假设我们要描写的是“激动”。激动时会有什么反应呢?心如擂鼓,小鹿乱撞;脚步变得轻快,说的话也比平时多,连语速都变快了;声调变高,嗓门变大……
无论是什么样的情感,都会在我们的身体内外引发各种各样的变化。只要把这些变化表现出来,读者们就能更容易体会到人物的感受。
4.建议
本书列出的清单是激发灵感的绝佳素材,但写作者自身的观察力也有同样的功效。
(1)“看人”
我们可以去商场观察来往的行人,也能观察电影中的人物。总而言之,请大家多“看人”。
然后再记下人们在困惑的时候、不知所措的时候、烦躁的时候会有怎样的反应。
面部表情是最容易被注意到的,但身体的其他部分也释放出了一定的信息。声音声调、口吻、态度和姿势的变化也绝不能放过。
(2)熟悉自己要刻画的人物
请大家充分熟悉自己要刻画的人物。刷牙、开车、做晚饭……再普通的行为,也是因人而异的。
情感就更不用说了。不是每一个人发起火来都会大喊大叫摔东西。有些人会冷静地说话,有些人则干脆保持沉默。肯定也有人出于种种原因掩饰心中的怒火,假装自己并没有感到不快。
无论人物正经历着怎样的情感,对情感的刻画都要凸显出人物的特征。
如此一来,你就能自然而然地写出独具一格,却又打动人心的文字了。
欢迎阅读+点赞,我是平原雪,爱阅读,爱写作,爱分享,以我之笔,书写生活与梦想。
如果你愿意坚持在简书深耕写作,可以点击下方蓝色字体开通简书会员。
平原雪邀请你免费开通简书会员
开通后简信我,领取旗下会员福利,进简书写作社群,参加各种有奖写文活动(自由选择)!
我旗下会员点此链接续费,可以简信我领取续费奖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