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类型:如何把人分类?》读书笔记(三十二)
2022年4月27日
21:情感
作者把情感看成是一种自成一类的独立的心理功能。
情感大多是发生在自我与某一特定内容之间的一种过程,这是一种在接纳或排斥意义上赋予内容以某种特定价值的过程,可以“情绪”的形式单独出现。情绪同样产生于无意识的内容,代表着一种评价,评价的是当下整个意识情境,尤其是那些接纳或拒斥方面的问题。
情感完全是一种主观过程,各个方面都独立于外在刺激的可能性很大。情感是一种评价,以一种接受或拒绝的主观取向为转移。情感评价存在于所有的种类的意识内容中,情感强度增大就转变成感情,两者不同之处在于,情感没有产生身体能察觉得到的神经刺激,或者说它所产生的神经刺激大致只相当于一般的思维过程。
情感作为一种未分化的功能时,可出现一种情感-感觉的混合物,在具有已分化的思维的心理症患者的心理中最为明显。情感很容易对其他功能产生依赖性。
区分抽象情感与具体情感很重要。抽象的情感在他所要评价的个别内容的差异之上会产生出一种评价或情感状态,涵括了不同的个别,也丢弃了这些评价的“情调”。情感以意识内容的价值为根据来安置它们。越是具体的情感,它赋予意识内容的价值就越是主观化和个人化,越抽象则愈普遍化与客观化。完全抽象的情感仅仅与所有内容的未分化的整体性相一致。
没有任何基本心理功能可以完全用另一种功能来表述,所以任何理性的定义都不能将情感的特殊本质复制出来。精确的分类只是表示理性所能理解到的情感内容是可以被表达出来的。
作者认为可以将情感评价的本质与理性的统觉进行比较,将它看成是一种对价值的统觉。主动统觉与被动统觉可以通过情感进行区分。被动的情感任由自己被一种特定的内容所吸引或激发,主动情感是从主体方面所作的一种价值传达,是一种定向的功能,也是一种意志的行为。主动的、定向的情感是理性的,被动的情感则是非理性的。主体的态度完全为情感功能所定向,称之为情感型。
21:同情 是情感功能特有的内容或质料。
22:功能
功能是欲力的表现形式。欲力可被看作是物理能量的特殊形式或显现,作者依其经验将四种功能定为基本功能:理性的(思维与情感)、非理性的(感觉与直觉)。决断或意志完全是次要的心理现象。
23:观念
观念是指与意象有密切联系的某种心理因素,非个人的意象是集体的,具有神话的特征,称之为原初意象。个人的意象缺乏灵视的性质和集体性,称之为观念。作为一种抽象的意象,观念具有某种从某种基本要素中衍生或发展而来的外观,即一种思维产品。
观念是原初意象被程式化了的意义,使原初意象得到了象征性的表现,是与生俱来的,所以说观念是一种先天存在的起决定作用的心理因素的。
作者列举了柏拉图、康德、叔本华,黑格尔、拉斯韦兹等人关于观念的定义,这些引文充分说明了观念是一种基本的先天的因素,从其前身即原初的象征意象中获得,是某种抽象的衍生而来的东西的次生本质,是理性精心编构的结果,所以观念受到理性精心编构的修正和程式化的限定,目的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环境和时代的精神。作为一种心理因素,观念不仅决定思维,还以具体的理念的样式制约情感,在面对未分化的功能时,观念是被原初意象先天性的决定的。观念具有双重性,对内倾型态度来说是原动力,对外倾型的态度来说是一种产品。
24:认同作用
认同作用是指因为客体的参与导致主体与他自身的一种疏离,同时主体在疏离中被隐藏了起来。
认同作用与模仿是有区别的。模仿是一种有意识的复制,认同是无意识的模仿。模仿对青年人人格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推动力,而认同作用在人格未成熟时也是有益的。
2022年4月28日
接上
认同作用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人、事物和心理功能。认同作用所引起的次生性格的形成,是个性化道路上的一个必然的过渡阶段。
作者用同一取代认同作用对一种先天家族的同一性相一致的情形进行描述。同一表达的是一种实际的境况对家庭成员的认同是一种次生现象。作者在此解释了这个过程,并说明认同作用总有一个目的,即获得一种优势越过障碍,或者可以说用另一个体的方式来完成一项任务。
25:同一
同一是一种无意识的现象,意指一种心理上的一致。心理上的同一必须是无意识的,具有原初精神的特征,真正的基础是神秘参与,是原初的主体与客体处于未分化状态的心理遗迹,具有较早的婴儿期的精神状况的特征,无法转化为意识的内容,永久保持着与客体的同一。
同一主要是一种无意识的与客体之间的一致,是一种不可能成为意识的对象的先天的相似性,绝不能被理解为等同。同一也使有意识的集体性和社会性的态度成为可能。
26:意象
意象以间接的方式参与到外在客体的知觉当中,常将无意识的幻想活动动作当作的活动产品,意象具有幻想性观念的心理特性,它不会取代现实,会以某种外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而非投射,它仍是古代的。在原初的层面上,内在的意象很容易在空间上被投射为一种幻觉或一种听觉幻象,这属于正常现象。
意象的心理价值毋庸置疑,内在意象是有无数不同根源的不同的材料建构而成的一个复杂结构,意象是整体心理情境的浓缩性体现,既是一种无意识的表现,也是一种暂时的意识状况。在阐释其意义也是需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着手。
原初意象具有远古的特征,所表现的材料主要源自于集体无意识,个人意象表达的是个人无意识的内容和为个人所限定的意识状况,无古代的特征,也不具有集体的涵义。原型的集体性表现在它对整个民族乃至整个时代来讲是共同的这一点上。(如神话主题)
从科学中因果关系的角度出发,原初意象被认为是一种记忆的沉淀或是一种由无数种相类似的过程浓缩而成的印迹或记忆痕迹,可以将原初意象理解为一种对生理学和解剖学配置的心里表达,对神化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会更加容易。作者指出有机体的构成方式,一方面是外在环境的产物,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生命物内在本质。由此可见,原初意象不仅与某种明显可见的,永恒不变的并且持续运行着的自然过程保持着联系,同时也与某种心理生命和一般生命内在的决定性因素联系在一起。原初意象呈现出了心理绝无仅有的是不受限制的创造力。
原初意象是对生命过程的一种浓缩,通过把精神引回到自然,把纯粹的本能引入到心理形式这一方式释放出难以被利用和受抑制的能量。
原初意象是观念的前身,是其母体。理性将它发展为概念,这种观念只能作为所有经验的基础原则。
原初意象心理功效的大小是由个体的态度所决定的,作者把叔本华所论述的观念确切的运用在原初意象上(观念是次生的和衍生的),说明了一个人因为在通向观念的道路翻越了观念的顶点而就进入与其相对立的功能即情感之中,这样他就能从观念到达原初意象。
原初意象是一种内在固有的心理能量的组织,是本能不可或缺的对应物,原初意象表现为实用的程式,这种程式是理解新的情境必不可少的。
27:个体
个体心理的特殊性较多表现在复杂的心理过程中。
心理个体或个性拥有一种先天的无意识存在,只有出现一种与其他个体的有意识的区分时才是有意识的存在。个性与客体同一等同于个性与无意识同一,个性是无意识的,只会出现一种集体的意识心理存在,无意识个性就被投射到客体中。
28:个性
个性是个体所有心理方面的特殊性与独一性,是从属于心理要素独特的聚集与组合。
29:个性化
个性化是指心理个体的发展,把个体从普遍的集体心理中分化出来。个性化是一个分化的过程,个体人格的发展是他的目标。个性是一种先天的心理和生理上的事实,所有针对个性的严厉的限制都是一种人为的阻碍。个体的真正存在必须以集体联系为前提,那么个性化的过程所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更深更广的集体联系。
个性化与超验功能关系密切。超越功能为个体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使个性化成为目的,首先要实现适应集体规范所必须的最小限度。个性化与集体规范的对立是外显的,并不是相对抗的,只是定向不同,个体方式绝不可能成为一种规范,所以只有另一种规范与集体规范相对立,个体的方式上升为一种规范成为极端个人主义的实际目的时,才会显现出它与集体规范的实际冲突。规范的正当性和有益性依附个体方式存在以及依个体随时定向于某一规范的需要而定。
个性化使集体规范自然的受到尊重,人的生命越是被集体规范铸造,其个体的堕落就越是可怕。
个性化与有意识的超出原初同一状态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相同的,是意识领域的一种延伸。
30:劣势功能
劣势功能是在分化的过程中残留下来的功能,但并非是心理病理学意义上的功能。有些是意识的,有些是无意识的。对心理病患者而言,它全部或部分的沉入了无意识,在正常情况下,一种功能从意识变为无意识,其特有的能量也会转为无意识的,对劣势功能一样,残留的能量进入了无意识,以一种反常的方式将自身激活,产生幻想,借助于浮现在表面的无意识幻想可以使劣势功能从无意识中释放出来,幻想在意识层面上获得实现,劣势功能也会被带入意识层面并获得进一步发展。
31:本能
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是本能的,由动力性的冲动产生。作者认为只要心理过得的能量不受意识控制就是属于本能的,在意识尚未控制或者不再控制那些具有最强有力的情感色调的过程,作为意志功能的心理过程可能变成本能的过程,有些曾经是意识的过程,已经变成自动的,作者认为不是本能的过程,归入自动的过程。
32:理智,理性
作者把理智称之为定向的思维。
33:内向投射
阿芬那留斯引入此词,他用投射一词恰当的表达了某种主观的内容被驱入了客体的意思。弗伦克兹定义内向投射:把客体摄入到主体感兴趣的范围中去。内向投射是一种“淡化过程”和一种“兴趣范围的扩展”。
心理学角度而言,投射是异化的过程,内向投射则是同化的过程,是一种外倾的过程,因为同化于客体与要求移情,分为被动的内向投射(包括所有客体对主体具有一种强有力的影响的情形,如治疗心理症患者的移转作用)和主动的内向投射(移情)。
34:内倾
内倾意味着欲力向内流动,主体的兴趣从客体退回到主体中。主体决定了动机的形成,客体的价值仅仅占据次要地位,主体自愿使自己脱离客体,内倾是主动的,主体不能让从客体流回的欲力再流回到客体时,便是被动的。内倾形成一种习惯,可以被称为内倾型。
35:直觉
直觉通过一种无意识的方式传达知觉,它的特殊本质就在于它不是感官知觉,不是情感,不是理智的推论,直觉的内容是一种本能的领悟,是一种非理性的知觉功能,在内容上与感觉类似,直觉的知识具有内在的确定性和内在的确信性的特征,它的确定性依赖于一种特定的心理“警觉”状态。
直觉分主观的(对根植于主体的无意识心理材料的知觉)和客观的(对依赖于对客体的阈下知觉以及客体所引发的情感与思维等材料的知觉),据感觉参与程度不同,分为具体的直觉(传达与事物的具体性相关的知觉,是一种反应的过程)与抽象的直觉(传达与观念性相联系的知觉)。
直觉有婴儿期心理和原初心理的典型特征,是一种非理性的功能,保持着对感觉的补偿。
将一般态度定向于直觉的人都是直觉型 ,向内定向于内在幻觉称为内倾直觉,向外定向于行动和成就称为外倾直觉。在反常情况下,直觉在很大程度上混入了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之中,并受其支配,表现为非理性。
36:非理性
指超出理性范围的东西以及不是以理性为基础的东西,基本的事实和偶发事件属于非理性的。
思维与情感的定向功能在只涉及到对实际客体所并不缺乏的偶发性的知觉时便消失了,变成了非理性的了。定向于偶发性事件的知觉的思维或情感,要么是直觉的,要么是感觉的。
非理性对于解决实用心理学中的诸多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37:俗力
欲力指的就是心理能量,意指心理过程的强度和它的心理价值,表现为特定的心理效应,作者说明再使用欲力与能量这两个概念时没有注意区分。
38:客观层面
作者从客观层面上解释梦或幻想,意思就是从客观上将出现在梦或幻想中的人或情境归入现实的人或真实的情境之中,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就是客观层面。
39:定向
用这个概念表达支配态度的一般原则,权力态度定向于自我,思维态度定向于被其奉若神明的逻辑原则,感觉的态度则倾向于对既定的事实的感官知觉。
40:神秘参与
列维-布留尔提出,指的是与客体某种特殊的心理联系。神秘参与是原初状况(主客体先天合一的同一)残留下来的东西,常见于原初人中,影响范围或强度在原初人与文明人中不同。文明中常见于人与人之间,是移转作用的关系,其中对象获得了某种作用于主体的魔力般的影响,发生在人与物之间,对象换成了物或是一种对物或物的观念的认同作用。
41:人格面具 参考“灵魂”
42:权力情结
指观念的整体情结,其一切奋斗的目标都在于使所有其他的影响对自我屈从。
43:投射
把主观内容驱入客体中,是一个异化的过程,投射因主体与客体的原初同一而产生,只有当出现解除与客体同一的需求时,称其为投射才恰当。
分为消极的投射(是所有病态的和许多正常投射的惯常形式,没有目的,完全是自主的出现)和积极的投射(移情活动的一种主要成分)。移
情是一种内向投射的过程,积极的投射也是一种判断的行为,目的是使主体与客体分离。与内向投射不同,投射并没有趋向摄取和同化,而是主客体的区分和分离,投射是一种内倾过程,在偏执妄想狂身上x发挥主要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