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年幼时,常被教育要待人以善,和谐共处。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发现,并非所有的善意都会得到回应,也并非所有的关系都值得我们去忍让。
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并非没有朋友,而是到了中年,仍旧不懂得如何拒绝。正如卡耐基所说:“情商的真谛在于让自己和别人都感到舒适。如果仅仅让别人舒服而自己却感到痛苦,那不叫情商,而是一种愚蠢。”
不要为了维护某些关系而委屈了自己的真心。也不要为了成全他人,而使自己感到不快。在人生的后半段,学会拒绝和敢于说“不”是至关重要的。不做无谓的事,不参与不情愿的活动,不与不合拍的人交往。
懂得拒绝,学会设定界限。《人间失格》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一位朋友曾分享,过去的她,从来不知道该怎样拒绝别人。每次鼓起勇气说“不”后,内心都会被一股难以名状的内疚感缠绕。不经意回想起来,总觉得是自己的错。甚至担心因为自己的拒绝,给别人带来麻烦。
害怕伤害别人,害怕影响关系,结果活成了别人眼中的“老好人”。后来,随着阅历的增加,她发现过去的自己,困在了狭窄的认知牢笼里。也意识到,拒绝并不意味着不友善或自私,而是一种自我保护和尊重界限的表现。正如后来的她所说:“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你的拒绝而远离你。干万不要做老好人,一定要勇敢的说‘不’。拒绝别人是你的权利。你不必要向任何人解释,一味的迁就别人,只会委屈了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08838/c641d389c276a644.jpg)
勇敢说“不”,并非冷漠,而是对自己情感的尊重。一个人若是缺少界限,无疑在纵容他人。一个人总是不懂拒绝,定然会为难自己。最后让自己背负过重的包袱,从而不断地消耗自己、牺牲自己。然而,再迁就,再忍让,往往也只是委屈了自己,却换不来真正的友谊。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那些过度随和的人,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和谐的人际关系,反之,只会得到别人的轻视。事实上,过于迁就别人,不仅让自己陷入不平衡的人际关系,而且会让身边的朋友很难跟你打交道。
敢翻脸,懂屏蔽,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因为抹不开面子拒绝同事的请求,最后“小忙”越来越多,占据了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非但没有换来应有的感激与认可,反而被视为软弱可欺,好拿捏。再者,因为你的热心肠,对经济困难的朋友或亲戚伸出援手。却不料,这样的善举,却成了他们频繁求助的引子。借款如同流水般不断,而还款却总是一拖再拖,甚至让你的财务也陷入困境。人性,往往是复杂的。这世上,不乏有忘恩负义、得寸进尺的人。若是一味地做个“好人”,就是在伤害自己。
真正的成熟,是内心长出棱角,却依然温柔地拥抱世界。深以为然。生活,也有些欺软怕硬。善良没有尺度,就是一种软弱。忍让没有底线,就是一场悲剧。人到中年,要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置顶,多跟让自己舒服的人在一起。有些圈子,适合远离;有些关系,不如屏蔽。人生下半场,要学会关门。不必再为虚假的人情世故,而内耗自己。该谦和就谦和,该硬气就硬气。只有懂得筛选与选择,斩断不必要的联系,才能让生活回归纯粹与宁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