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的时代:过去已不可及,未来前途未卜

我们的时代:过去已不可及,未来前途未卜

作者: MartinSLIU | 来源:发表于2022-06-01 22:48 被阅读0次

正如一艘过桥的帆船,将帆船的桅杆和帆放下,“没有桅杆的状态是不稳定的。很明显,原来的社会身份解体了,又以一种新的和变化了的形式进行了重新的构建。过去已不可及,未来前途未卜。”
---Tim Jckson,Post Growth,2021

从前:工作主义

勤奋工作,节约生活
在很多家长眼里,我们的工作仍旧是”不正经“的、“打工”的,只有编制内的工作才能称之为工作。这种现象在美国也曾经普遍存在。在美国则是进入“工厂”当工人曾经才被认为是“正经的工作”。年轻一代很难理解这种思维,这也许就是“工作主义”的影响。从前,社会生产力有限,人们生活所需的物资供不应求,工厂需要夜以继日地生产。所以,当时的资本家和政治家迫切需要更多的人投入生产,便营造了工作主义的氛围:勤奋工作、节约生活。人们在工作中获得社交生活和社会地位,为社会贡献更多生产力的人就能取得越高的社会地位,至少工人是这样认为的。

在石油大规模开采和应用后,并且经历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后社会总生产力大幅提升(但是人均生产率自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一直下降)a,人类所需要的日常生活物品都已经供大于求。这种供大于求可以从现在商品的多样性和无意义创新中可以看出。这时候,资本家和政治家们便不需要那么多勤奋和节约的工人了。工厂已经生产了过多的产品,我们需要更多的消费。于是,资本家和政治家开始鼓励消费。多样化的产品、计划报废的产品、诱导性消费、不断增加的广告、更加频繁的产品更新等等,刺激人们消费。这时候我们便步入了“消费主义”的时代。

现在:消费主义

消费 新颖 刺激
刚进入消费主义的时候,人们觉得生活很美好。因为有琳琅满目的商品供人选择。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后,人们可以把收入都拿来消费。在很短的时间内,多样、新颖、刺激充斥了人的生活。这种生活虽然美好,但也导致了许多问题。对新鲜商品和刺激生活的沉迷,让人们逐渐远离精神生活的满足,人们的时间越来越多的被物品和感官而占用。这也成为现代哲学思想和艺术建树越来越少的原因。不过,社会生产力仍在继续提升,因为只有生产更多的商品,才能攫取更多的利润b,尽管早已供大于求。

透支未来
如此一来,供求差距越来越大,资本家通过各种手段不断进一步刺激消费,到了某一天,人们的消费欲望终于超过了收入水平。但是,资本家不能让消费止步不前,于是开发了多种信贷方式,让人们透支未来。在广告和peer pressur的刺激下,人们开始借贷消费。在中国,网贷和以贷养贷的出现就是很好的佐证。在工作主义时期,人们努力工作,“工作狂”是一种赞美。人们通过工作取得社会地位。在消费主义的时代,消费能力象征着社会地位。人们购买奢侈品、豪车、豪宅。所以,以前人们对“富二代”嗤之以鼻,现在却又心神向往。

增长的预期
但是,借贷也不是无止境的。如果一个人的月收入恒定,他的消费水平也只能在借贷的第一次提高,并且只能维持在这一水平c。但是,如果这个人认为他们收入会不断增长,他的借贷规模就会提前增长,并且是持续增长。增长------这一时代最重要的词之一。不只是工薪阶层认为他们的收入会不断增长,资本家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他们才敢借贷融资进行投资扩大生产。这便形成了一个正反馈循环。然而,这种“增长”仍未发生,只是一种对增长的“期待”------这一时代另一个最重要的词之一。当这一个消费-生产的正循环形成时,我们的经济实际上是基于对增长的期待

经济危机与循环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借贷水平是基于对未来的期待。一旦这一期待无法实现,我们将会立即陷入履约困难。当一个人的借贷规模已然大于偿还能力,并且在全社会普遍出现,这就会出现消费骤减、违约凸显,进而导致经济危机。对”增长的期待“的落空在2007年和2020年都在全球范围出现了。经济危机如何解决?现代政府普遍相信凯恩斯主义。在凯恩斯主义的引导下,政府通过降准降息、加大货币印刷、增加政府花费等方式提高通胀。通胀何以解决经济危机?政府的说辞是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然而,菲利普斯曲线早已失效。经济危机的解决实际上是通过通胀重塑对“增长的预期”。如何重塑?

  1. 货币流通量加大后,人们所拥有的货币量增加了。人们的货币量增加后,一方面可以提高消费,更好的是又有了对收入增长的预期,所以又提高借贷水平来消费。
  2. 此时,需求恢复了,信贷规模更大了,资本家也重塑了增长的预期,于是增加投资。但是生产总比消费慢。消费的需求和生产的供给之间有一个时间差,所以会出现短暂的局部的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这时候人们会以为经济恢复了,美好的生活又回来了。
  3. 但是好景不长,价格上涨后,人们发现收入上涨幅度不如商品上涨幅度(这就是为什么通胀进一步加大贫富差距)。人们有一种“被欺骗”了的感觉。但是,没关系,增长的预期已经恢复了,一切如故......直至下一次经济危机的到来。

无论经济的基础是实际还是虚假,只要参与者有继续游戏的默契,“只要钢琴曲不停,舞会就一直会继续”。但是,这一经济模式仍旧有一个玻璃的天花板。地球及其资源的稀缺性。

当代:过去已不可及,未来前途未卜

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都是能源。能源本身的稀缺性导致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会有产能天花板。但是能源消耗的本身,带来了包括环境污染在内的负外部性。现在全球关注的“气候变化”作为人类生死存亡的问题,已经到了亟需解决的时候。“病毒”作为比尔盖茨指出了人类生存的两大难题之一,也是限制了人类的发展。人类寿命持续增长,人口居住密度越来越大,为病毒传播和变异创造极佳条件。人类的适应能力和科学进步永远无法超过病毒产生、传播、变异的速度。

如果我们在供给上受能源和环境影响无法持续增长,那消费-生产的正循环将无法继续,对增长的期待也将不复存在。我们该何去何从?前文提到,消费主义让人们只注重物质满足,而忽视了精神需求。Tim Jackson在Post Growth一书中就指出来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模式:无增长,关注精神生活。这是一种选择,但是现在能够确定的是过去的消费主义,在不久的将来(或者已经发生)成为过去。还能够确定的是,不确定的未来。

这就是我们的时代:过去已不可及,未来前途未卜。


注释

a. 人均生产率的降低有两方面原因。一,参与劳动的人减少。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很多人选择不工作或者不连续工作。这一部分人拉低了人均生产率。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参与到社会生产的劳动力有相当一部分是本不需要投入到生产的。简言之,一个社会如果至少需要100个人投入生产,投入130个人生产达到利润最大化,此时已经投入了200个人进行生产。多出来的70个人所产生的边际成本低于他们有工作以后的边际消费。即他们的消费和生产贡献之和高于工资水平。

b. 消费主义的社会为了保证持续的增长,需要商品的自由流通和相对自由的市场主义,所以垄断是不被提倡的。在自由主义的引领下,利润率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所以利润的增长主要依靠数量。

c. 如果一个人收入5000元/月,第一个月收到工资5000月,刷信用卡5000元。第二个月(按期还款,不计息)5000元工资须全额还款,无其他消费。所以信贷只能一次性增加消费水平,并且这种增加只是将未来的消费透支。分期付款也是一样的原理,只是把还款周期拉长。消费水平的增长根本上需要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References
  1. 齐格蒙特·鲍曼,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1998.
  2. 蒂姆·杰克逊,后增长,2020.

相关文章

  • 我们的时代:过去已不可及,未来前途未卜

    正如一艘过桥的帆船,将帆船的桅杆和帆放下,“没有桅杆的状态是不稳定的。很明显,原来的社会身份解体了,又以一种新的和...

  • 前途未卜,未来可期

    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光是这个题目我纠结了很久,纠结于是定位“前途未卜,未来可期”合适,还是“未来可期,前途未卜”合...

  • 鳌头漫笔(324)

    前途未卜 世事难料,前途未卜 新冠病毒与人类的战争 旷日持久 不可掉以轻心 变异毒株德尔塔 毒性非同寻常 每个人都...

  • 无题

    前途,才华, 前途未卜,才华横溢, 前途本未卜,才华正横溢。 (2000年3月)

  • 前途未卜

    今天考了第七单元试卷,试卷是不怎么难的。可是就目前改的一二两面来看,可以说错得非常惨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竟然...

  • 前途未卜

    不管我们的诊断假设多么地优美,当与人性的奥秘相比时,我们的知识仍然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我们与来访者的治疗关系仍然是前...

  • 前途未卜

    本周五上证指数以长上影线收盘。做多力量明显不足,空头力量更胜一筹。周线及日线正好达到3146压力位,本周出现回档,...

  • 前途未卜

    面试一个接一个 日子一天又一天 烦恼在裂变增多 唉,快点睡觉去咯

  • 前途未卜

    王龄当初听从家人的安排自费读大学就已经知道国家是不包分配的,毕业后自谋职业。可是大学的最后一年,省里出来一个政策:...

  • 前途未卜

    公司两个月没发工资了,社保倒是还在交着,也没人给个说法,是要把我们都开除了,还是留下备用?每天都来公司打卡,基本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的时代:过去已不可及,未来前途未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gx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