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更新了一篇时间管理的文章,重点是做时间记录。当我刻意做时间记录时,惊讶得发现原来我曾经浪费了好多时间,心碎了一地。而且也会很有意识的觉察到自己某些无所事事的状态,继而从里面跳脱出来。
分享我做的某几天的时间记录这就是记录的魔法,觉知自己,然后做出正面积极的调整,建议你一定要动手试一试。
另外,补充我做时间类型分类的标准,如下,供小伙伴参考(看这里你一定你觉得莫名其妙,何谓时间分类?为什么要分类?请阅读上一篇时间管理文章哦:《打造你的个人时间管理系统》 ):
可参考时间分类标准在时间记录的基础上如何做深度延伸呢?
首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完成这件事情,你是不是够专注?
决定这件事情是不是有效和有意义的是:你获得了什么,而不是你做了什么。做完之后给自己一个评价吧,你够专注吗?
第二:这件事情是有序的还是无序的?
意思是这件事情是你提前计划好的,还是临时起意的。在我这几天的时间记录表格中并没有“当天计划”这一栏,虽然我大概都知道明天我要做什么。不过做计划确实可以避免一些问题,人有天生的惰性,做计划,把计划通过敲字,或者白纸黑字写下来像是一种仪式,和大脑达成共识,会更有力量去执行。同时,当脑海只是有一个我知道要做什么的非模糊概念时,很有可能碰到空闲时间时会出现选择综合症“我现在是做什么呢?是听音频还是看书”,而大脑又开始作祟了,他们开始纠结然后蹉跎了时间,它们最怕选择。所以不要给它选择的余地,让它直接执行吧。
第三:是否有plan B+计划?
如果这件事情你执行的中途卡壳了,死活出不来。或者你被打断了,当你可以再次进入时,却回不来。或其他让你没法继续执行这项计划时,你是否有plan B、plan C、plan D甚至更多的计划,可以让你此刻不闲着。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放空自己什么都不做,如果这么做是有必要的的话.
升级之后的时间记录表其次,搭建属于你的资料库
这一点很重要,相当于是你的个人图书馆,将你所需要的讯息分门别类的汇总归档。是知识系统化构建的基础,也是自我学习的渠道梳理。
供参考的资料库* 关于资料收集的方法:
第一种:被动收集。记别人推荐书单、影单、APP、订阅号时,记录下来,大概一周清理一次,如果真实需要将资料拉出来放进自己的资料库中。
第二种:主动收集。找到一个点像四面八方辐射,我平时是这样做的,比如看一本书时,一般作者会推荐延伸阅读,或者在注解中会提示源自于哪里。同时在亚马逊或者其他卖书的网站上以一本书以起点会推荐同类书籍。看电影,也会有同系列推荐。我们可以根据简介、评价主动甄选自己需要的信息。
有了这些资料库,你就可以随时随地信手拈来进行充电啦。
最后,建立你的清单列表
在我看来,资料库是图书馆,那清单列表就是觉察,发现,分析,记录,汇总,找到大类问题共性的解决方案,在大脑中建立自动反应的脑回路。就像巴普洛夫原理,清单列表中我们拧清楚很多事件的最短路径,在下一次面临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以快速反应,不纠结于情绪,信手拈来。其实吧人生貌似是各种重复,所以不要再某些事情上重复栽跟头,用清单和自己对话,把自己拧清楚。
Angie老师的清单列表其中梦想清单、微梦想清单、能力清单、灵感清单、行动清单我是有的,目前我会尝试着手做的有(ps:建议探索阶段尝试1-2个清单即可):情绪管理清单、笑话清单&故事清单。公关是个劳力、劳心,重点牢情的行业,碰到行色人事物的概率比一般行业大,情绪管理太重要;另外,自己写公众号的缘故,经常发掘没故事可讲,所以笑话清单和故事清单对我来讲太重要了。在这两个清单上手之后会进入,再做其他清单的梳理。
ps:在这里我会对这些清单的重要性和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哪些是需要现在就进行的,哪些可以往后,分成第一、二、三、四等个阶段逐步处理。
我们一起一步步来,建立属于自己的时间管理系统,加油!
非常感谢Angie时间管理特训营的超赞干货分享,Namaste。听说下面这个号超多成长干货
不求打赏求关注,爱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