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学困生辅导,轮番做了几次习题,我终于领悟到,有些孩子不是题目做太少,而是要应对考试的基本知识都没有掌握。
于是就以常用表达法为提纲,将对话全部补全,通读,对话,中英互换,习题,这样轮流几圈后,如水洗大地一样,三分之二孩子的知识脉络都清晰水润起来了,做起题目来,如鱼得水,舒展自在。剩下三分之一的孩子,也就是所谓的学困生了,却行进的艰涩无比,思维就像粗苯的石磨,原地打转,无比缓慢。
于是让那些熟练掌握了的孩子从题海里游到课外书的海洋里,单独辅导这几个还跟不上进度的孩子。
先是三年级的妙妙,济政。妙妙的八道题目题目居然全错,济政的只对了一道,而且他从一开始就只有这一题对,也就是Happy birthday,然后回答Thankyou,很显然,这几天的集体复习对他们的效果基本上可以说是0。
于是让他们打开书来先通读,读得含含糊糊,很显然,不太会读,那就带读吧。带了几遍,合上书,让济政把句子翻译出来,仍然回答得很勉强。
捏着笔,折张纸,拿个玩具,过了一会儿,纸飞了,笔弹起来了,然后就满教室找东西。把他叫起来,腮帮子鼓起来瘪下去,鼓起来又瘪下去,满不在乎,笑嘻嘻,又用眼睛瞟你,看看你什么反应。问得急了,就说,这个这么难,我记不住。
和他急了好几次,因为他的态度,觉得是对自己的轻慢,觉得他太不用心,当然更因为自己怎么就教不明白呢?
后来慢慢琢磨到,他倒不是说想与我为敌,故意挑衅我,而是他没学明白,怕被我点到名字,伤了自己的自尊心,属于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多方了解到,这个孩子在家里是很受宠的,所以习惯将责任推给别人,“太多了,太难了,不关我的事。”这样的话经常挂在嘴上。
而妙妙反应比其他孩子更慢。
我想起研究并推行“学习共同体”的陈静静老师,在分享会上说,教室里永远有三类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