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522097/c5c1cd48134b8173.jpg)
鲁迅在他的小说《狂人日记》的末尾写到: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一百多年过去,鲁迅的期盼在他的故土上或许并未真正实现。现在很多地方的孩子从上初中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过的日子就跟囚犯在监狱里坐牢的日子一样,甚至你看一下坐牢的服刑人员,他们的时间安排都比孩子的时间安排要科学健康有序的多。孩子们在学校,天天就是刷题考试评比刷题考试评比,这不准干那也不准干,生活机械单调,毫无生气可言。所以你说等到这一批孩子长大成人,他能愿意进入到婚姻生活,能愿意去抚育下一代吗?他工作起来能有积极性和创造力吗?
鲁迅疑惑的是,“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有或者没有,今天的人们不知道吗?况且,鲁迅的意思是在询问这孩子吃人不吃人呢?他当然是比喻的说法,孩子怎么可以吃人呢?他的意思是说孩子的头脑里是不是祛除了人上人、根植了公正平等的人生观?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才是真正的赤子。现在的教育,恰好需要在这方面给孩子们予以正确的引导,培育出更多的赤子来。事实上这样的引导相当匮乏。教育最大的精力都用在了对学生思想上的限制和行为上的管束,时时处处都清规戒律,刀砍斧凿,刻意而为,这就失去了教育的初衷和意义。一切都成了表演,哪里还有真诚在里面?人们更向往润物无声的浸染,而不是粗暴机械地管束。
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感动,感动只是一种动物本能,如果编造虚假的东西骗取感动,则是别有用心的邪恶;也不是让学生驯服,驯服只会是暂时的屈从。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甄别真假,明辨是非,区分善恶,理性分析,逻辑表达,明智决策。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22097/04dc2992cec28ded.jpg)
现实却与之相反,甚至背道而驰。现在的学教育,使得校长累,老师累,学生累,家长也累,凡是关涉学生的,都累。有人说这是内卷,其实不是。我认为是折腾与自我折腾,从校长到老师到家长到学生,一层一层的不自信,导致一层一层的加码、内耗,都想用外在形式上的极度认真来抵充内在实质上的差距。
不信任是最大的现实。校长不信任老师,所以刷脸坐班签到突击检查就成了常态;也不信任学生,所以校园到处都安装了监控探头——过去以为这监控是防小偷的,后来发现不是。校长不相信师生,所以安排了很多无厘头的考试和评比。老师不信任学生,所以寸步不离,还培育了不少的心腹,随时掌握学生各种动向。家长也不信任学生,所有人都在狐疑中过活,工作中不得不出现的无缝对接与抓铁留痕加重了活着的成本。
还有就是个人空间和试错机制被无情地压缩和剥夺,所有人只能背负沉重的躯壳艰难前行。你生活在这样的空间里,感觉有无数双眼里在盯着你,你无法做到以忘我的姿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
救救孩子,刻不容缓!在需要依赖孩子却又没有孩子的社会,就意味着什么都没有啦,细思极恐。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22097/d3d8880e4d55609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