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逛书店,无意遇到这本《江南庭院》,对日本人视角看中式建筑很是好奇,立即入手。书的作者叫中村苏人,是一位日本外交官,在中国有多年工作经历。因对中国园林有浓厚兴趣,喜欢研究造园人初心与庭园景观的关联,他以园林为题撰写了这本书。很喜欢江南园林,这些年,和老公把周边园林几乎逛了个遍,但从未像作者这般探究过园林的深意。特别喜欢介绍这本书的副标题,江南庭园——与造园人穿越时空的对话。带着这份喜欢,走进作者眼中江南庭园的灵魂,发现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全书选择了江南11个著名的庭园:苏州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沧浪亭、狮子林;无锡寄畅园;扬州瘦西湖个园、何园;上海豫园等。作者首先提出了一个从未思考过的观点,就是庭院和园林的区别,日本的古典建筑源自于中国唐宋时期的风格,古往今来,日本人对庭院的概念有一种执着的认知,对庭院的布置也有一种偏执的细腻。书中认为,园林和庭院不是一个概念,在我们家喻户晓认为的苏州园林等,在日本人眼中应称之为庭院。作者认为,庭院是文人为了无法实现的梦想而修筑的桃花源,观赏一个园林,要重点体察主人造园初心及在庭园景观上的情感依托,如隐士思想、神仙思想、自胜之道等。透过每一个庭院的历史,我们能看到造园主人的经历和初心,在欣赏空间布局精妙之时,感受庭院的“外在之形”,解读庭园的“内在之心”,去全方位体察江南庭院的空间魅力及园主人的“心象风景”。
把书中所有描述的庭院一一细读,遐想,回味,大部分都是自己曾走过的。带着书中的角度用灵魂再次一一走过,楼、屋、瓦、亭、榭、廊、坊、桥、石、水、画......欲露还藏,欲扬先抑,一种无尽遐想又渺然难寻的境界。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他的时候,往往感到惆怅。一个个风姿绰约的庭院,一代代起起落落的子孙,江南的风骨,寂寞的美,倏然的感动,淡然的忧伤,说不清,道不明,也抹不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