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

作者: 柯丽 | 来源:发表于2021-07-21 19:26 被阅读0次

今年上半年参加了得到高研院,用一个话来形容当时的三个月是,被摩擦得体无完肤。

时间紧任务重,一个月4天假,4个周末,每个周六上午雷打不动坐地铁赶去上课,有时下午也会有课程,还有晚上的时间,有时也会用于小组做毕业设计和私董会被占用。

三个月还以每个月最少出差2个城市合计8天以上的频率在推进。还要挤出剩下的假期每月回家探亲一次。想想那连轴转的三个月,确实太难了。

每每下班,同事说不走吗?然后我头也不抬的说,你先走吧,我还要写作业,于是写作业成了那三个月的口头禅。

现在回想那三个月也是收获巨大的三个月,虽然有繁重的课业和压力缠身,在工作上分别是4、5、6三个月的公司销售冠军,不断不断的剖析自己的来路、趟的坑和收获,还做了生平最正儿八经的一个PPT和上台分享,同时也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6月5日参加下山大会,上台做了分享,记得准备分享内容和改PPT,真是煎熬啊,下山大会一结束就突然觉得一下子从一个厚厚的牢笼里重获自由了,像鸟儿一样轻盈。

当时就想着,只上班那可太轻松舒服了。整个人一下子松懈下来,除了上班,其他都处于荒废状态,偶尔跑个步,收到了得到城邦朋友寄来的书,也就是翻了几十页就搁在窗台上落灰。

还在爱奇艺点开了一部电视剧《觉醒年代》,追剧好不惬意。7月前半个月休假又请假,跟高研院我们组的同学一起去毕业旅行,用当时我的话说是一场不带脑子出门的旅行,被黄同学安排得明明白白,武夷山、平潭岛、福州,每一站都是惊喜和妥帖。

让我感受到了东道主黄文斌的真诚和用心。如果让我总结高研院这三个月的收获,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这一帮同学,特别真,每个人进到这个集体就只有一个身份——你身边的同学,这在如今的社会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一件事。参加得到高研院,也是我2021年做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

7月9~15号,带儿子去温州,这是我第一次带他以出差的名义出去旅行,小家伙很开心,我开完三天的课程,就是带他放飞自我,解锁他10岁人生的各种第一次,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去海边,找螃蟹、捡贝壳,第一次喂鸽子、第一次喂兔子、第一次体验AR游戏;去博物馆、坐船去江心屿去看老建筑和革命烈士纪念馆,在江心屿小家伙最感兴趣的还是投喂一池子的红鲤鱼,总之温州之行是一次难忘又快乐的旅程。

工作和生活不能一直紧绷。

昨天在得到城邦看到了消失了一段时间的邵恒头条里邵恒小姐姐,她写了这段时间她的行踪,原来她卸下邵恒头条的重担之后,给自己休了三个月的假,人家跑去学习如何管理精力去了,她自曝自己在做邵恒头条的2年期间,由于长时间超负荷运转,身体出现了一些症状,目前正在调整期。

她还给我们分享了学习张遇升老师精力管理“金字塔”模型:精力是由四个元素决定的,最底层的基础是体能,相当于发动机;上面一层是情绪,相当于启动的火花塞;再上面一层是注意力,相当于道路,因为注意力会决定精力消耗在什么地方;而金字塔的最顶层是意义感,这是精力的最终源泉,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在做的事情有很强的意义感,这种感受本身就会激发出巨大的身体和心理潜能。

这一点给我启发很大,因为纵观身边不少人,奋发上进,却过多注重意义感,导致很多人的塔是头重脚轻的倒三角。身体、情绪和注意力,我们都要关照到他们,否则短时间可以,但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就像前几个月的自己。所以不谋而合我也给自己放了一个假。

我喜欢的邵恒,是去学习、旅游探亲、谈恋爱去了。

我呢,是暂时放下高强度的学习、工作;躺平、追剧、旅游、溜娃去了。

休假归来小朋友去补课、我来上班,各神归位。

生活还很长,期待我们每个人都能看见自己的身体、情绪,并小心的呵护他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碎碎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ts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