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181003/e0d9c8462efd5280.jpg)
每年7月到9月,是观赏东非大迁徙的最佳时间,经过漫长的旱季,饥肠辘辘的动物们为了食物将在这里上演地球上最为壮观的大迁徙,声势浩大的角马、斑马大军历尽艰辛趟过马拉河来到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公园。
动物迁徙是个体动物的相对长距离运动,通常是季节性的。它是生态学中最常见的迁移形式。它存在于所有主要动物群体中,包括鸟类,哺乳动物,鱼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昆虫和甲壳类动物。迁移的触发因素可能是当地气候,当地食物供应,一年中的季节或交配原因。
从每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5月之间,非洲的食草动物们悠闲的生活在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的保护区内。这里有着丰美的水草为它们提供了足够多的食物。
从每年的5月中后期开始,非洲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就迎来了它的旱季,在这期间,公园的水草不能满足大量食草动物们的需求,所以食草动物们开始向塞伦盖蒂的西北面迁徙,只为追赶青草和水源。
每年的6月是非洲动物们的哺乳期,这个时候,大量的小角马会诞生在迁徙路上,所以动物大迁徙对这些小生命绝对是非常有难度的。
到了每年的7、8月,持续的干旱严重的威胁到了动物们的生存,所以大量的动物纷纷越境,穿越马拉河,来到马赛马拉,这样的情况会一直持续到每年的9月。
从10月份开始,非洲的塞伦盖蒂大草原重新迎来的雨季,在雨水的滋润下,青草开始返青。同时,面积只有塞伦盖蒂约十分之一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并不足以维持数量庞大的食草动物们。所以,动物们又开始从东线南迁到塞伦盖蒂,整个过程大概持续一个月的时间。基本结束要在每年的12月。
12月,动物们回到了家园,开始繁衍后代、修养生息,逐渐补充在路途中失去的同类数量,为明年做准备。
在东非坦桑尼亚的 Serengeti (音译塞伦盖提) 和相邻肯亚的 Masai Mara (音译玛莎玛菈) ,每年超过一百万头黑尾牛(wildebeest), 俗称角马)、十五万头斑马和三十五万头瞪羚 (gazelle),从原本散居的 Serengeti 南部,不约而同地辗转走到邻国肯亚的 Masai Mara,在那里短暂度过一、两个月后,又千里迢迢地返回 Serengeti 南部,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有人计算过,动物在一年中会走共三千公里的路,途中危机四伏,历尽生老病死,有多达一半的牛羚在途中被猎食或不支而死。但同时间亦有约四十万头牛羚在长雨季来临前出生,为没完没了的艰苦旅程添上生气。
虽然这样的动物大迁徙每年都会发生 (或更贴切的形容是没有开始也没有完结),但每年迁徙的路线都会有些偏离,甚至试过动物未走到 Masai Mara 便回头。要事先准确预测某个时候动物群会在什么地方是很困难的,毕竟背后推动这种大迁徙的原因,是愈来愈变幻无常的天气。
动物在特定的季节踏上迁徙的旅途,它们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出发才能顺利完成使命。在路途中,上演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狂野、惊险和悲壮、残忍的瞬间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在大迁徙中,尽显最原始的生命生存密码。东非陆地上,二百万迁徙大军,三千公里的生命历程,东非大草原上最壮观的生命奇观。在海洋中,长达4800公里的艰难跋涉路上,大麻哈鱼洄游路上遭遇强敌熊的阻击,数亿只红蟹的迁徙之路。天空中,神秘的夜之行者蝙蝠的大规模迁徙活动,美丽帝王蝶的生命之旅,信天翁的跨洋之路,鸟类们同样展开了一场未知且惊险的生命历程。
参加大迁徙的兽群分为前中后“三军”;打头阵的是20多万匹野斑马,紧跟其后的是百万头角马,殿后的是50万只瞪羚。因为斑马喜食高层新草,中层嫩草正好是角马的食物,而底层短草便是个头矮小的瞪羚的美味了。紧跟食草动物之后,便是成群结队的非洲狮、猎豹、豺狗等凶猛食肉动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