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梳理一下亚马逊运营的广告思路:
1,广告漏斗
从流量的产生到形成转化是以一种漏斗的形式体现的:
最后能形成转化,就要求:
1.重视投放的精准度:选择的关键词或者定位ASIN都与自己的产品有较强的相关度,方向明确。
2.投放方向符合产品——顾客的定位:要确保自己产品的款式、价格与你投放的人群是一致。
3.Listing内容基本合格:标题、图片、五点、A+、长描述等文字内容表达清晰到位,图片设计整洁美观。
4.不忘Review,Q&A:Review,Q&A是提高你Listing说服力必不可少的因素,买家的声音一定要利用起来。
所以想打出效果不错的广告,必先做好事先准备。产品和listing要过硬,否则不管使用什么投放策略,不过是变着法子花钱罢了。毕竟“靓仔”才能在茫茫人海中会受到更多的回头率。
2,广告解读
广告的类型
这里先不谈品牌推广和展示型广告。从流量类型上来看分为搜索流量和“大数据”流量,从投放方式上分为自动广告和手动广告(品牌广告其实也是手动广告的一种)。回眸差不多了,我们跟广告认识一下,若想最大化地利用它,必先好熟悉它:
流量类型:
搜索流量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顾客的直接搜索从而将顾客吸引到listing页面中来。
“大数据”流量则是基于系统对产品的认识或者顾客的搜索浏览行为,投放到与之相似或者相关的ASIN详情页。
不要在一棵歪脖树上吊死。避免过于关注关键词,却忽略了竞品详情页这片大森林。丰富流量入口肯定是突破销量瓶颈的必经之路。
投放方式:
自动广告可以带来更多可能出现的关键词流量以及关联流量
手动广告能够带来有针对性的关键词流量和定位ASIN流量
区别在于:
自动广告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丰富的可能性
手动广告则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个人观点:
我们在使用任何一种投放方式的时候,要基于这个投放方式的特点,充分发挥并放大其特点。
使用自动广告,就充分发挥其灵活性和挖掘潜在的可能性。
使用手动广告,就充分发挥其明确的针对性,做到“预算-目标流量-产出”协调为一体。
有不少朋友倾向于以手动广告为投放的主体部分,自动广告作为补充,或者在推品前期发挥了一些测试作用以后被关闭。这种情况下,不妨好好发掘一下自动广告的效果,自动广告的潜能可能不止于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