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篇自媒体文章说:现在很多人都停更公众号了!
正在日更的我,看到这个标题,就很想点开看看。
还算有收获,讲出了一个比较可信的原因:经济寒冬下,在公众号上投广告的商家少了很多,博主们写文章也赚不到广告费了,自然也就不浪费精力去写了嘛。
我心里嘀咕,粉丝上万的公众号们都接不到广告,我还有日更的必要吗?
心中一个小人说,放弃吧,你不要做无用功了。
另一个小人说:你日更又不是为了赚广告钱。
后来,我翻看了一些我关注的公众号,发现他们并没有停更,并且每篇文章里还有小广告。
骗子!差点被带乱了节奏。
晚上,躺在床上反思这个问题,也站在元认识的上帝视角,来复盘自己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想法。
脑海出现4个大字:以偏概全。
自己无形中,陷入了以偏概全的思维陷阱。
那篇文章表达的观点,未必是骗子,可能是作者身边的朋友停更了,因此让他形成了那样的观点。
但是,那些人并不能代表所有写公众号的人,可能也就是一小部分。
而,自己身边没有停更的朋友,就产生了“他是骗子,他说的是错误的”想法。
那么,如果站在上帝视角来看的话,真实的客观的事实是什么呢?
可能就是有一部账号,因为接不到广告而停更了。同时,也有另一部分有广告,在继续日更。
值得思考的是,由于每个人的局限性,视野的局限,朋友圈的局限,认知的局限,而产生了一些主观的观点,
而这些观点只是描述了真实世界的一部分而已,有点管中窥豹的意思。
继续细想的话,这样的以偏概全的想法,还出现在很多的生活经历中。
比如,遇到渣男而失恋的姑娘,会哭诉:天下的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又比如,多年未升职加薪的同事,会抱怨:都是溜须拍马,都是潜规则!
再比如,看到几个送外卖的大学生,会嘲讽: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初中辍学的我混得好!
还比如,听说一对明星夫妻离婚了,就高喊: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停、停、停,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想法,一定要警惕了。
这都不是真实的,都仅仅只是个别现象而已。
如果从哲学上来分析的话,就是要分清楚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也就是社会现象和我们个体的关系。
与其关注媒体上的新闻,不如关注发生在个人身上的事情。
有些新闻,本身就是带有猎奇和夸张的成分的,就是为了博眼球的,并非是真的事实。
一个人买了彩票,中了40万,和你有什么关系?你也去买,就真的能中吗?
她说男人都不是好东西,你就开始怀疑你男朋友了吗?
他说读书无用,你是不是也开始逃课去混社会了呢?
凡是容易被一些网络观点带跑偏的人,往往都是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没有自己主见的人。
本质上就是缺乏知识,欠缺阅历,没有经验,就容易被情绪裹挟,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左右。
警惕这些以偏概全的想法,应该怎么做呢?
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想清楚自己的工作、生活、日常和未来,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去体会真实的世界,经历不同的人生场景,得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坚定自己内心的想法。
想写就继续写,想辞职就辞职,想跑步就跑步,想恋爱就恋爱,哪里有那么多规矩,自己愿意就好。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保持开放的思想,放下以偏概全的执念,就会发现:你可以接受一切,会明白一个人为什么说那样的话,做那样的事。
世界千奇百怪,也就见怪不怪了。
你也就更加地平和了,接纳自己,也理解他人,允许一切发生,没有了对与错的分别。
这可能也是我们每个人需要不断修炼和体悟的境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