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和一位家长聊天,说起孩子写不好作文,他说每次孩子写作文时那迟迟不能落下的笔,就像要扎进他心脏的刀子一样刺痛。
我们辅导数学英语都还可以,你要说这写作文,我真的就不敢说啥了。
很多家长都觉得,作文必须要专业老师指导才行。
其实小学作文,还没有涉及写作理论也用不到高深的写作技巧,并不需要家长一定是语文老师的水平一定会写才能辅导得了。
下面我就我个人多年教学经验,给大家谈一谈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文上可以做哪些事情。
孩子不会写作文的原因有很多,我按照每个原因、孩子的表现,家长可以做哪些相应的事情逐个说明。
之所以要说孩子的表现,就是免得咱们原因找不准影响后面做的效果。
阅读量不足
诊断
观察阅读习惯:如果自己的孩子很少主动拿起书本阅读,除了学校要求的,对其他书籍没有兴趣,或者阅读时很不耐烦频繁换书、难以专注阅读较长时间,那么很可能是阅读量不足影响了作文水平。
如果孩子总是把课余时间花在看电视、玩游戏上,而不是阅读,那基本就可以确定了。
翻看作文中的词汇和句式:查看孩子的作文,如果词汇简单、重复率高,句式也比较单一,多为简单的陈述句,很少有描写性语言、修辞手法或复杂句式,这也可能是因为阅读积累不够。
如果作文里多次出现“很好”“很开心”等简单表述,难以读到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你就可以确定孩子写不好作文的原因是这个了。
影响
没有足够的阅读积累,就很难接触到丰富的词汇、多样的句式和精彩的写作思路。这样的话孩子就对文字的感知能力有限,不知道如何用文字来表达复杂的情感或生动的场景。
对策
营造阅读氛围:在家中设置一个小书架,摆放各种适合孩子年龄的书籍,如绘本、童话、简单的科普读物等。
每天安排固定的阅读时间,比如晚上睡觉前,和孩子一起阅读。这样可以让孩子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
分享阅读感受:家长在和孩子一起阅读时,可以分享自己对书中内容的感受。
比如在读到一个有趣的情节时,家长可以笑着说:“这个地方真有意思,你看作者是怎么写的呢?”引导孩子去关注书中的写作手法。
建立奖励机制:当孩子完成一定量的阅读任务,像读完一本书之类的,家长可以给予小奖励,比如带孩子去喜欢的地方玩或者买一个小礼物,激励孩子积极阅读。
生活体验不够丰富
诊断
留意日常活动:很多孩子的生活基本是两点一线(学校和家),如果再很少参加户外活动、兴趣小组、社会实践等,那就有可能缺乏生活体验。
如果孩子一到周末就宅在家里,不去接触大自然、参加社会活动,在写有关环境、活动场面,或者人们的交往场景相关内容时就容易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而这些又是写作文时常遇到的。
倾听构思过程:当孩子开始写作文时,和他们交流构思。如果孩子总是抱怨不知道写什么,或者在描述主题时只能想到一些很笼统的内容,如写 “一次难忘的经历”,孩子只能想到上学、写作业这些日常活动,没有特别的经历可写,这可能是因为生活体验不够丰富。
原因
孩子的生活范围相对较窄,如果总处于单调的环境中,在写作时就会缺乏素材。
例如,孩子每天只是上学、回家写作业,没有参加过户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在写叙事类作文时要么无话可说,要么每次都写同样的事。
对策
增加户外活动:周末或假期可以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博物馆等地方。游玩过程中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事物,感受整个过程,就是家长不刻意地引导,孩子仍然会看,会听,会有体验,这些都可能成为写作素材。
鼓励参加社会实践:让孩子参加一些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义卖、志愿者活动等。活动结束后,和孩子一起回顾活动过程,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和遇到的有趣的事情,为写作提供内容。
丰富家庭活动:在家里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如亲子烹饪、家庭小手工等。在活动中,让孩子体验不同的情感,比如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等,并且鼓励孩子把这些体验记录下来。
缺乏自信心
诊断
观察写作态度:注意孩子在面对作文时的态度。如果孩子总是表现出抵触情绪,唉声叹气、拖延时间,或者一提到作文就说自己不会写、写不好,这可能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分析对反馈的反应:当您给孩子的作文提出建议或者反馈时,如果孩子表现得很敏感,容易因为一点小批评就情绪低落,或者对夸奖也表现得将信将疑,这也可能是自信心不足。
原因
可能因为之前作文分数不高或者被老师、家长批评过,从而对自己的写作能力产生怀疑。一旦自信心受挫,他们在写作时就会畏手畏脚,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例如,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写出来的内容肯定不好,所以在写作过程中会不断否定自己,导致作文质量难以提高。
对策
鼓励式评价:家长要多关注孩子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只是一个用得准确的词语或者一个通顺的句子,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比如可以说:“你这个词用得真不错,很有创意呢。”避免只关注作文中的错误。
分享自己的经历:家长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小时候在写作或者学习其他技能时遇到的困难,以及是如何克服的。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会有不足,只要努力就能进步。
设定合理目标: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孩子设定合理的写作目标。
例如,如果孩子目前只能写简短的几句话,那就先让孩子尝试把事情写得更详细一点,当孩子达到目标后,给予奖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注意力不集中
诊断
观察写作过程中的行为:在孩子写作文时,看他们是否容易被外界因素干扰。如果孩子经常被窗外的声音、家里的动静吸引注意力,或者在写作过程中一会儿摆弄文具,一会儿发呆,很难长时间专注于写作,那可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对比其他任务的专注程度:和孩子做其他事情(如看喜欢的动画片、玩拼图等)时的专注程度进行对比。如果孩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能够专注很长时间,而写作文时却很难集中精力,那可能是对写作缺乏足够的兴趣或者写作过程让他们难以集中注意力。
原因
孩子的注意力原本就容易分散,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会被周围的环境或者自己的思绪干扰。
对策
创造安静的写作环境:为孩子安排一个相对安静、整洁的写作空间,减少外界的干扰。可以把玩具、电子产品等容易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东西放在一边。
采用时间管理技巧:和孩子一起制定写作计划,把写作时间分成几个小段。比如,让孩子先写15分钟,休息5分钟,然后再写15分钟。这样可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写作效率。
培养专注力训练习惯: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一些简单的专注力训练活动,如拼图、搭积木等。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并且在写作时也能更好地集中精力。
没有养成写作习惯
诊断
了解写作流程:询问孩子平时是如何写作文的。如果孩子没有固定的写作流程,比如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不会先构思再写作,也没有检查修改的习惯,那么可能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如果孩子写作文时直接就开始写,写一点想一点,写完后也不检查错别字和语句通顺,就基本可以确定写作的习惯还没养成。
查看作文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检查孩子的作文是否完整,内容之间的连贯性如何。如果作文经常出现前后内容不衔接、主题不明确或者情节有缺失的情况,这也可能是写作习惯不好导致的。
原因
孩子可能没有固定的写作时间和流程,写作比较随意。没有养成先构思、再写作、最后修改的习惯。
对策
建立写作流程: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写作流程,包括先审题、构思(可以用简单的思维导图或者列提纲的方式)、写作、修改。每次写作时,引导孩子按照这个流程进行。
比如在审题阶段,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题目要求;在构思阶段,让孩子说说自己打算写什么内容。
如果实在不会指导,让孩子多读几遍作文题目,再让孩子说一说有哪些要求,也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审题习惯,锻炼孩子的审题能力。
定期写作训练:规定孩子每周写一篇作文或者日记,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写作主题,如果孩子喜欢动物,就可以让孩子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作文,或者坚持写观察动物的日记。
强调修改的重要性:告诉孩子好的作文是修改出来的。当孩子完成作文后,引导孩子检查错别字、语句通顺程度和内容完整性。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修改,让孩子看到修改后的变化,提高孩子对修改的重视程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