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不少家长反映孩子讨厌写作文,事实真是这样吗?昨天,孩子们围绕“为什么要写作文”的问题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个一年级的孩子说:写作文可以让你的(口头)语言像作文那样清晰;写作文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一点,只是为了获奖,自己没变得更好有什么意义呢?我想当作家,作家可以懂很多有趣的事情,可以读很多书。
另一个一年级的孩子的答案是这样的:写作文可以让我们语言清楚,说话不结结巴巴的,而且让我们说的话美妙起来;写作文让我把那些东西用笔记下来,我不用再去记,感觉很放松。我想当作家,可以写很多有趣的书,让读者开心,还可以让读者变聪明。
也有二年级的孩子这样认为:写作文可以让自己的思维更快起来。
还有的答案是这样的:写作文是写自己想说的,平常生活中的那些东西,有开心的、悲伤的、生气的、搞笑的,让我觉得都很有意思。
当然,也不乏有理想的孩子:我想当作家,可以写出很多故事,让人感到快乐和好奇。
二年级的孩子这样说:写作文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把看到的东西写下来,感觉心里很舒畅。
三年级的孩子:写作文可以增强自己说话的逻辑,不会东说一下,西说一下。写作时想象力会被激发出来。我想当作家,写很多书,让很多人开心,让不喜欢看书的人喜欢看书,让他们变得更聪明。
四年级的孩子:写作文可以发现内心。我想当作家,因为这样就可以(通过我写的书)帮助更多的人。比如有的病人不能出户,我就写出更美好的世界给他们看。
四年级的孩子:写作文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性,让自己不会走偏;写出一个新的世界,让自己富含感情;人有喜悦,也有烦恼,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让自己得到启发。同时,写作可以锻炼想象力和思考力。
这些孩子对写作文有如此真切的感受和深刻的领悟,让我感到很惊讶。我曾经问过一位一年级的小女孩在写作文时的感受,她告诉我觉得很快乐。当时,我也只是半信半疑。昨天,孩子们的发言,让我完全相信那位小女孩说的是真话。
这也让我不禁想到朱建人老师首创并倡导的生活作文。这个作文理念对我影响至深,也把它贯穿到作文的教学实践中去,并治好了不少孩子的“作文厌恶症”和“作文恐惧症”。
生活是作文的根本源泉,它会给作者带来无穷的灵感,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我看来,作文就是做人,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生命的感知,真实地呈现出来。它就是一种自我表达,表达自己的内心,表达对世界的认知,表达对人性的感悟。“写作文可以发现内心”,“写出一个新的世界”,多么精辟的见解。
当孩子把写作文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当成一种实现梦想的方式的时候,写作就成了他们生活的必须,欲罢不能。为了完成任务,无话可说,胡编乱造,假大空,套路作文……这些作文的常见病,便会不治而愈。
其实,写作文不难,但写好不容易。只要孩子爱上写作,就是走在写好的路上。与其挖空心思去寻找写作文的秘诀,不如用心生活,悉心观察,深度思考,勤于动笔。在写作的过程中,“让自己(变得)更好一点”,同时帮助更多的人。这便是孩子们带给我的启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