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同伴在山上放牛,同伴说今晚我们村要放电影,在二队那边。
我不相信他的话,认为他在骗我,我笑着对他说:“吹牛。”
他同伴一脸严肃,认真的表情让我不得不信,他说:“前天在大营放,昨天在竹园放,今天晚上就到我们村了……听说放三个片子,有两个武打的。”
他这样说,我更相信了,肯定是来我们村了。我问他有哪几个片子,他也说不出来。
这个消息让我兴奋不已,我们约定,放牛回去早点,只要太阳爬上我们村前的山头,我们就赶着牛冲回家。
还没回家,我们就在山上练了起来,我是天下第一,我可以从这地埂上跳下去,同伴不服输,也从地埂一跃而下。我们又找更高的地埂,继续比试,完够了,变换方式,来一组对打,打得满头大汗,等待着归家的时间。
我们把牛赶回家,妈妈说:“怎么现在就回来了,太早了。”我们说看不清早晚,可以回家了,妈妈指着村前的山尖:“太阳照到山尖,就可以回来了。”我们没听进去,下次仍然回来得早。
我们有时还没吃饭,就跑到二组,看是不是真的放电影?是放什片子?有《鹰爪铁布衫》,还有什么片子,现在我记不得了。我们搬土基,或者回家拿凳子,占一个好位置,等待着放映。
等待的时间住往往是最长的,放电影的人在村长家吃饭,吃得肯定好,只有吃好了,电影才放得好。天终于黑了,放电影的人终于来到场地上,大人们帮着挂幕布,我们帮搬石头。那放映机终于架起来了,灯光扫视在幕布上,调整着角度,马上就要开始了。
整个场院上已经人山人海,嘈杂声此起彼伏,喊妈的,喊姐的,找爹的,大的孩子坐在大人旁,小的孩子坐在大人前,更小的偎依在妈妈的怀窝……
开始放电影,怎么是反的?而且速度很快,大人们说在倒片子,倒完就开始放了,声音一响,字幕一出,我们激动不已,真的开始放了。
片子只要有打斗,我们就尖叫,风从北边吹来,我们好冷,抖动着身子,妈妈只好把我抱在胸前。
鹰爪铁布衫那鹰爪拳真是厉害,抓住了裤裆,就把那武功废了。第二天我们在山上放牛,也练起那掏裆拳,伙伴下得跑开去。
第二天,电影又拉向下一个村,我们意犹未尽,继续跑到下一村去看,看的遍数多了,我们会去看反电影,这样看更有味道儿,有种更新鲜的感觉。
听一些比我们大一点的人说,他们首先看到的电影是《少林寺》,李连杰演的。为了看电影,跑出二三十里路,半路搭汽车坐,讲起看电影过程惊心动魄,让人感到羡慕,真想一下子也看到这电影。后来看这电影,确实很精彩,李连杰演得好,电影拍得也好。
我读初中时看过《新少林五组》,也是李连杰演的,也很好看。电视的普及,电影产业也就落幕了,大家说在外面太冷,还不如在家里看电视好,露天电影放得也就少了,大家也不迷恋了。
生活就是这样,每一样事物出现,旧的事物就在落幕,推动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在不经意间,也轮转到现在,要想适应新时代,必须学习新事物,适应新的轮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