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野
这是26岁的我在拒绝了相亲对象后,姥姥在电话里面对我说的话。我听完震惊之余,只觉伤心。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向疼爱我的姥姥,在我的婚姻大事上,竟然会是这个态度?
事后冷静想想,或许在他们那个年代,嫁娶就是这样:女孩如果能够嫁给一个宽厚且本分的男孩,已经算是嫁的相当好的了。而爱与不爱是次要的。
母亲不会像姥姥那般赤裸裸,她每次要给我介绍对象时,都会说“谁谁谁给你介绍了一个,我也觉得挺合适的,你们聊聊吧。”
说来有趣,母亲总是以合适为由给我介绍各种男生,而我们在了解之后总是以不合适为由婉拒对方。“合适”一词似乎为两个毫无瓜葛的年轻人制造一个可以认识和了解的前提,同时“不合适”一词总是在两人了解之后,因为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或感觉,决定不再继续了解而抛出的一个无关痛痒的理由。
在我看来,所有的“不合适”后面都有一些实实在在的因素,但是有的“合适”单纯只是一种托词。
一
在我大四那年,已经有家里人在给我介绍对象了。第一次从母亲口中听说这个事情,我震惊地在自习室外的走廊里张大了嘴巴,心里想,我也到了相亲的年纪?但是我可以凭自己本事找对象啊?我和母亲说,如果有人给我介绍,你就说我已经有男朋友了。几番“交战”之后,母亲以“你以后找不到对象可别怪我”为条件算是勉强同意了。
在我最早对“相亲”一词有印象,大概是初中。听发小说,她一直在外面的表哥最近要结婚了,结婚对象是从认识到准备结婚只用了3个月的相亲对象。我还记得当时听完这个事情,信誓旦旦地对好朋友说,我以后肯定不会相亲,没有感情的婚姻多别扭啊。
然而10年之后还是被打脸了。毕业两年间,我逐渐对相亲的态度有所缓和,家里面自然也不放过每一次把我嫁出去的机会,来自家里的相亲轰炸,其中夹杂着“结婚过日子”等言语犹如绵里之针,每每应对都让我精疲力尽。
二
如今的“相亲”不似往日,至少家长们也意识到两人还是要有一定的前提基础,才会被公众价值观更容易接受。于是, 他们就给“相亲”披上一件公众认可的美丽外衣——“合适”。每当两人不了了之,他们就会诘问:你们那么合适,为什么在一起呢?那么是谁认为合适的呢?合适本身就如同审美一样,是有一定的主观性。
我们所认为的合适,是以我们对某两个人的了解为前提,运用普遍价值观及自身价值观的理念,进而评判两人特性的契合度。但是,每个人对两人的了解程度有区别,自身的价值观有所差别,评判契合度的标准亦有不同,所以我认为,所谓“合适”只是一个顺从大众欺骗自己内心的幌子。
三
如果你认为以“合适”之名,两个陌生人开始互相认识也未尝不可,但是可怕的是,人们逐渐放松警惕或者心灰意冷,最后因为合适而半推半就地走向婚姻,大多数在婚姻出现危机时才后知后觉,“哎?当时是因为合适,我俩才结婚的啊”
“合适”释义谓符合主观或客观的要求。“合适的人选”释义两个人门当户对,彼此相爱,双方家长都认可并且符合常理,即可叫做合适。所以我们都搞错了,我们本末倒置了。“合适”是有很多前提条件的,少了一个就不能成为合适,而一开始就以“合适”为名步入婚姻的新人,是可悲的,那是一种放弃了自身被爱情眷顾的希望的妥协、无奈之举。
没有感情的婚姻,就如同一片广袤的草原上没有生灵,纵然青草绿绿葱葱,却少了一些跳跃的神韵。
微信公众号:山野啊(shishanyea)
天朗气清 踏歌徐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