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听王崧舟老师的课,相信很多老师都会关注到课后习题,无论《好的故事》还是《十六年前的回忆》的课堂设计,都让我感叹课堂设计的精妙。王老师创造性的融入课后习题这一点尤其佩服!
以前听关于统编教材的讲座,许多专家提到教学时运用课后题,甚至教学目标的确立都与课后题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在教学时,我们也在经常围绕课后题开展教学,但是会发现我们的运用是“机械”的。
今天下午的讲座中,王老师讲到“课后习题随堂化”,应“创造性地融入”,而不是“简单地插入”。“融入”与“插入”虽一字之差,课堂效果却天上地下,那一刻,感觉自己豁然开朗。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习题如下: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情,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3.下面的句子分别写了李大钊的动作、外貌和语言,读一读,再找出类似的句子体会他的品格。
4.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李大钊、刘胡兰、董存瑞,还有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他们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烈的篇章。查找资料,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和同学交流。
“课后习题随堂化”,这个随堂化,不是简单的为了练习而练习,而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融入到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中,融入到对人物品质的体会中,和教学内容,教学情景有机整合。
1.课后题第一次融入课堂
王老师创造性地将课后第二、三题融入表格,让学生依次找到四个时间节点、对应事件,线索就非常清楚,不仅删繁就简的减去了学生已知的、不必要重复的知识点,而且又借此表格对文章脉络进行了梳理,一举两得。要素落实,扎实又巧妙,值得我辈借鉴、实在敬佩!
2.课后题第二次融入课堂
王老师抓住“反常”一词做文章,融入教学设计,学生寻找反常表现,自然聚焦在李大钊的神态、言行、外貌等方面,其间贯穿朗读(完成课后习题一),这就是课后习题随堂化。
3.课后题第三次融入课堂
课后练习题四,首尾照应孩子已经接触,难度不大,处理起来没有过多用力,而是话锋一转:李大钊也好、李星华也好,要我们记住的不是日子,而是革命的精神,这样,这个日子就有了意义,有了内涵,有了力量。这是创造性的融入。
4.课后题第四次融入课堂
最后一题,查找先烈的革命事迹资料,和同学交流。
王老师巧妙地对课后习题中出现的红四团、刘胡兰、董存瑞进行材料补充和展示。然后将时间继续往前推:以邓稼先为代表的“两弹一星”科研工作者、98年的抗洪战士、以钟南山为代表的医护工作人员,巧妙地串联起从革命先烈到近代科研工作者再到以钟南山为代表的抗疫英雄。
它既是一种资料的拓展,又不仅仅是一种资料。因为资料拓展的过程当中就渗透着革命精神,就是在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
再加上教师在《红旗颂》的背景音乐下引读,学生齐读。学生读的热血澎湃,受到感染,受到触动,深刻体会到我们世世代代都在为了同一个革命理想而努力着!
这不就是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吗?
这不就是渗透德育于无痕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