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我表达的问题。比方说平和的人,就不可能耀眼。耀眼的人,性格绝不可能温吞,她对周围人的要求,往往跟对自己的要求一样那么高那么严格。跟后者相处,不光能分享荣耀,也必然要分担压力。相比较而言,前者对人对己要求都比较宽松,跟他相处,不必承担压力,当然也无法分享荣光。“所得大、付出也大”的状态就是一种强烈的动态,“不太付出、也不太有所得”的状态,就是个相对平衡的静态。相对于动态,静态的这种“平”,就是中庸。如果你需要“平”,受不了“动”,中庸就是完美。如果你受不了“平”,需要“动”,中庸就是平庸。
这是性格上中庸的解释。还有解决矛盾的方法是否中庸,为人处事的哲学是否中庸等等各种中庸这个词会被用到的地方。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环境下会有各种细化的解释,但是总的来说是指一种“衡而不倾”的状态。但是这种状态并不代表权利义务各归其位,也并不指向正义公平,它代表的是一种无风无波、只平事不起事的状态,对社会框架有利,对具体个体未必。
如果一个社会框架千年不变,并且由出身决定终生位置,那么中庸自然是成本最小的治理方式。如果阶层和位置都在变动,中庸就会带来无尽无休的糊涂账。
如果你生活在非变动性的环境中,你完全可以继续推崇中庸。但如果是变动性的环境,你会发现,现代社会所崇尚的,是在重要的事情上必须公平,不重要的事情尽量宽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