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一年多每周点评“集结吧少年”,观察,分析,归因……落下来一个毛病,喜欢观察家长和孩子的行为模式。
西安之行一周来,路遇各种类型的家长和孩子,感觉实在有趣,值得记录一下。
观察一,进了景点先拍照,而且是在景点大门口各种摆拍。
(难道还在延续所谓的“中国式旅游”?摆拍自然是为了发朋友圈秀一下到此一游。参观就是走马观花,跟着人群涌进涌出。)
观察二,
家长, “你看不看介绍啊?你出来是干啥的?”
孩子,“我看不懂,我不愿意看!”
家长,“不愿意看,以后不带你出来了!”
(建议是好建议,但教训式的,命令式的方法,令引导性荡然无存,还让旅行也变得焦虑起来。可见平时的教育模式更是如此……)
观察三,
家长,“过来过来,站在这里,指着那个雕塑,我给你拍照。”
孩子,“你快点,我还要看别的呢!”
家长,“你等会再看,先照完再说。”
(这是在干什么?旅游的意义是满足自己的秀?还是让孩子真正增长见识?这样的家长估计不用到青春期,孩子就开始屏蔽家长了。)
观察四:
孩子在看这个展品,家长拽着说“走走,去那边看看,那边人好多!”
(首先,如果这个孩子有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家长一定是罪魁祸首。其次,盲目从众是很多人容易形成的毛病,自己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观察五:

领着孩子从阅读展馆前言开始,仔细参观。
(这样的妈妈在旅行中是温和尊重的态度,那么平时的教育也会是循循善诱的。)
观察六:

将参观杨虎城将军故居当成一次爱国教育。暂且不评判是否刻意,初衷已经值得赞誉了。

后来在展室再次偶遇,证明了这个爸爸的智慧,大人和孩子各自安静浏览,安静阅读。不做任何要求,不做任何干预。
(教育就是用自己怎么做的,来带动孩子,说教一直都无用,自己成为一个好学的人即可,孩子在看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