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事会》——如何活

作者: 海路得 | 来源:发表于2016-12-16 15:53 被阅读45次

本书是作者以第一人称“大了”身份所叙述的和死亡相关的话题。“大了”在天津话里,是专门处理白事的人,书里记录各种各样的葬礼上和各种各样活着死去的人的故事。死亡,我们社会很少提及,身边也只是偶有发生。对死亡,人们有着天然的畏惧和回避。似乎回避它就不会来一样。

然而,死亡是没有人可以回避掉,躲掉的。也许直面,更具力量。

基督教认为,人人都是罪人,人人都免不了一死,因为死是一种刑罚,所以人人都会畏惧。然而基督降世为人救了我们,我们如若口里承认耶稣是主,心里认他为主,那我们就可以免去死亡带来的恐惧和刑罚。这也是我的信仰。前两天看《血战钢锯岭》,有人说主旋律,有人说爱国主义,但是电影想表达的却是基督信仰对人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你看重什么。人不是为了爱情而活,人也不是为了国家而活,人是为了主而活,看重主的心愿,而主也会保守这样的人。所以主人公道斯可以在炮火和敌人的围攻下,在筋疲力竭时,在没有援助里,救下那么多人。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一直在想,人应该活出个人样来,而人样就是人最初被造的样子:有尊严,有力量,充满爱。

《白事会》里的大了见惯了生死,他不怕死人,他怕动感情。能让他在死亡场面上动感情感觉到温情的东西其实都是爱。只有爱能够穿透死亡,让生命之光继续照射人性。然而,每种人性上自然的爱都透着一股在死亡面前的无可奈何。即使是最乐观的老太太,也让人觉得死别是心酸而无奈的。人到底应该怎样面对死亡,少部分可以积极乐观、甚至是主动去迎接死亡。多数人还是无法直面的。

死亡带来的刑罚人是没有办法主动规避和逃离的,但是真的没有一个出口或者说是通路在里面吗?

死人剩下的活人又当怎样生活?难道只能无力挣扎在这个巨大的伤口里?我想也不是。总归有一个通路,我们需要去寻求。千百年来,无数人在寻求这个道。信仰基督对我来说就是这样一条道。

我看到年迈的外婆在去世时平安慈祥不惧怕,我看到失去子女的父母平静而不失力量,我看到面对妻子突如其来的意外,丈夫坚定乐观照顾孩子,而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信仰基督。死亡依然痛苦,也依然带来难以承受的伤痛,但是死亡也不再让他们惧怕,因为他们深知所信的是谁,必能保全他们及所爱之人的灵魂。

向死而生,我想这应该是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个态度。明确知道人都有一死,人都会面临终点,那对你来讲什么东西更重要自然明了。希望我们都能够珍惜自己所珍惜的,明白自己所爱的,向死而生,不虚度这或长或短的一生。

相关文章

  • 《白事会》——如何活

    本书是作者以第一人称“大了”身份所叙述的和死亡相关的话题。“大了”在天津话里,是专门处理白事的人,书里记录各种各样...

  • 白事会

    老年间村里有老人、或者久卧病榻之人过世 都会把白事办的又隆重又体面,相对于那些 意外的生离死别,此种白事要办的大大...

  • 《白事会》片段笔记

    1、在人生这趟公车上,死神就是个小偷,生命是贵重物品。虽然你尽量躲着小偷,但他悄悄地黏着你,还可以隐形。而我想做那...

  • 读《白事会》有感

    通过一个姐姐的分享,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在图书馆找到了这本书。 带着好奇心我迫不及待的探索,这是由一个生...

  • 红白事会

    最怕人情红白事,知单一到便为难。 ——清·杨静亭《都门杂咏·时尚门·知单》 前言: 在家安稳地待差不多一个月了,近...

  • 年少时期的爱情 || 明恋篇④: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如果表白事件到此为止,那么我或许会活的很安分。继续像从前那般,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昆明。 可是爱情它令人疯狂! 冷...

  • 一个必然要降临的节日

    一个必然要降临的节日 ——《白事会》读后感 “好书漂流”活动的第三本书《白事会》已经读完了,可是书中所谈...

  • 《白事会读后感》

    你看那些哭得很伤心的人,他们大多数不是哭死人,是哭他们自己。为什么说哭他们自己呢,我告诉你啊,因为死的人什么都不知...

  • 《白事会》读后感

    上周日的白天,骑了一天的ofo,30公里,从闵行七宝到淮海路,淮海路再到光启城,再回七宝。 原本以为回家倒头就该呼...

  • 【感悟】有一首唢呐,叫百鸟朝凤

    “唢呐一般白事才会请,而唢呐匠如果接到好活,一天会挣很多。” “唢呐最普通的,是四台” “四台以上,是八台。”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事会》——如何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in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