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间村里有老人、或者久卧病榻之人过世
都会把白事办的又隆重又体面,相对于那些
意外的生离死别,此种白事要办的大大方方
“热热闹闹”。唢呐、敲锣打鼓、吹弹歌舞,
那场面不知道还以为走错了谁家的红事儿。
也罢,大家聚一起热热闹闹把人送走,一方
面冲冲喜,另一方面也算是为往后还要继续
的生活鼓鼓勇气吧。
我本是不喜参加各类白事的,算一算这几年参
加过的白事也就屈指可数,并不是我不愿安
慰亲朋,是怕自己不懂得礼数家规,鲁莽冲
撞,二来又总感觉有种难言的悲伤和现实
的矛盾交融相错让人莫名发闷,喘不上气
来,所以索性礼到人不到,退居二线远远
哀悼。但有时有些白事你又不得不去,坐
上一坐。
古人常把长者之“眠”比喻为“四游”、“登仙”
或“作古”,“百年”。凡寿终正寝者或谢世者
都应及时通告与亲朋好友,先为逝者烧倒头
纸,自下而上毕恭毕敬逐一脱去衣物,用无
根之水或清水擦拭全身。自下而上为逝者穿上
寿衣,铺上寿褥,带上生前嘱咐或留恋的首
饰,盖上寿被,当然此次净身穿衣过程,需
小心认真均需做到尊重和隐私遮盖,这是
对逝者最后的礼节,也是对家人最好的礼节。
穿衣完毕,叫上村里搭手的阿婆,阿婶,扯
下白布来裁剪好孝布,并把备好的孝衣拿出,
穿与家人,等待家中亲人第一时间拜访,烧钱
礼毕,递上孝布,家中长者、平辈者暂不穿
之,唯有小辈先披上孝布,寒暄安慰过后,
便要早早赶回家张罗摆桌之事,一般不留
饭,这天的午饭、晚饭从简,主要是犒劳
辛苦的左邻右舍、阿婆阿婶、以及知客老
奶或者知客老爷
(知客老人:村里德高望重、又最懂得老习俗
的人,主白事之人,所谓百事通)娘家人回去
要准备的桌包括:熟猪头1个,4个前后猪蹄,
一个猪尾巴,5碗热菜、5个小包不开口,5碗
白米饭、4干、4鲜、1袋米、1袋面、1箱酒、
2条好烟、1条散装烟、一卷纸钱、果匣、大
帐、25个馒头、25个点心。
第二天逝者要化妆火化、家中小辈参加帮忙
搭手,晚上这顿请当天辛苦人员用膳,第三天
便是正式开席吃饭,家人亲人都会上午早早到
场披麻戴孝,守候灵前,等待宾客前来,礼毕
后家人需扣头答谢,这些过程都走后,到中午
便敲锣打鼓、吹弹歌舞中大家吃个正式饭,
一般8-10人一桌、双数菜、可饮酒,村里
大娘喜吃一份打包一份,这也算习以为常,
亲家一桌娘家一桌,坐不开的家桌,逝者
好友一桌、知客和村里老人一桌。
吃完饭,整理完毕,举番抬棺,村里东南西北
走上一圈,中途要请歌手泪流满面唱上几首
悲歌,加钱便能哭出真感情,可谓撕心裂肺,
哭天喊地,这一切过后便要最后的掩埋,掩埋
结束,孝布、孝衣脱下不便带回家,掩埋过后
莫回头、愿逝者好好安息、家人节哀。
千好万好,其实想说人活在世要尽早尽孝、
尽责。白色天堂,西方净土再好不如蓝天白云
好,不如这多事人间温暖好。有些老者坚持
到最后可能还在等待自己的子女的到来,盼望
能与她们做最后一次的道别和嘱咐,而我经历
的所看到的并不是很尽人意。当我们呱呱坠地
那些周围都是喜悦的笑容,而当我们离去那些
笑容便只会停留在我们的脸庞吧。
我们都想被这个世界温暖对待、都想让他人
欣赏自己、尊重自己、而真正要做的确是自我
内修,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正所谓:
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陆走中央。
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