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五,《我不是药神》上映了,和老婆一起去观影了一盘,两人确实也有好久没一起去看电影了,爱情还是需要经常记得保鲜。
闲话少絮,反正影院是座无虚席,影片结束后,老王发现有人已经感动得流泪,看来确实走心,接下来分享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题材比较真实,也贴合了当今的现实,医疗费用过高。
故事的原型名叫陆勇,本人也是一名白血病患者,确实也买过印度仿制药,但是对于该药的疗效有待商榷。
电影中程勇,一卖印度神油的普通小商贩,妻子和自己离婚了,父亲又患有血管瘤,急需手术,否则随时都可能离世,钱,钱,可谓是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问题。此时,程勇想起了当初吕受益(一白血病患者),希望自己能帮他去印度购买格列卫仿制药,正版的一瓶药高达4万,一般人根本无力承担(影片中一老太太把一套房子都给吃没了),但是仿制药便宜好几十倍啊。
在当今社会,有什么,千万别有病,医院就是一无底洞,因病致贫的案例触目惊心,医疗费用太高了。
其次,人性的挣扎
程勇通过贩卖仿制格列卫药,实现了人生华丽的转身,实现原始资本积累后自己创办了一家制衣厂,年收入几十万,将印度仿制药的代理权转让给了药贩子张长林,自己再也不用过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了,毕竟走私是犯法的,而且卖的药是违禁药(虽然该药确实能救人)。
不曾想,格列卫厂商打击仿制药,最终药贩子张长林流亡天涯,最槽糕的是一大批白血病患者只能坐以待毙,其间就包括帮助程勇实现华丽转身的吕受益。程勇看到以前和自己一起创业时的吕受益,原本还是快快乐乐的,如今却是形如枯槁,每天在医院还需要承受痛苦的清创折磨,于是程勇决定再次前往印度为吕受益购买仿制药。
可惜的是,在程勇还未曾回国之前,吕受益因为无力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以及每天痛彻心扉的清创折磨,最终跳楼自杀。
吕受益的死给程勇触动很大,于是乎,在人性的良知驱使下决定为白血病患者继续走私仿制药,按最初的成本价500元卖出。因为印度仿制药公司被格列卫药厂关停,程勇只能从药店2000元进行回购,每瓶程勇都要倒贴,用程勇自己的话说,“就当是还给他们吧!”此前的程勇,只是关心自己利益的人,十足的唯利是图的商人,现在却变成了一个公益人物,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乃至自己每天倒贴钱,而且还面临被警方拘捕的危险。
最后,法大于情,但是政府是不是应该早一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呢?
1)作为一个法治社会,法大于情,这个绝对是执法过程中面临的最尴尬情况,虽然影片的结局还不错,但很多时候,为什么在老百姓已经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当中,我们的相关措施却没有及时出台呢?这,也许是政府部门需要反思的问题。老百姓的事,个人觉得,应该是天大的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作为普通人,做任何事情,先考虑好是否合法,否则极有可能出力不讨好。
当然,正是有了这些勇为人先者,最终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及法律制度的完善,但有的时候付出的代价如果过于沉重的话,就有点得不偿失。譬如,你的一味死磕硬碰,整得自己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最后即便胜利了,你的执着有意义么?
《我不是潘金莲》中的李雪莲,毕其一生,用来为自己正名,这就是自己一生的意义么?这样的一生,想起来,是不是有点伤感?
总之,作为普通的我们,更多的时候需要理智,有所为有所不为,尽量在法律的准绳内从事合法及正当的诉求,人生还有许许多多的美等待我们去发掘及享受,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完美,甚至一些极其丑陋的一面。虽然这个世界有点丑,但我依然爱它,我要好好地享受生活,这,或许才是生命的意义吧!
————齐悦梦想社群老王更文NO3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