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读书
读英国史23[完]: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已修改]

读英国史23[完]: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已修改]

作者: 教坛行走 | 来源:发表于2018-08-09 16:24 被阅读70次

      [诞生了摇滚的一代]

        20世纪的英国史的阅读,一直在艾尔顿·约翰的歌声陪伴之中。他是我最喜欢的英语歌手之一,时过经年,情有独钟,爱不释“耳”。那悠扬的曲调、绅士般的台风、轻松的画面感和张力超凡的配器,每每聆听,都带给我美妙体验。

        虽然英语水平不支持歌词的理解,但必须辩解的是:好音乐是不需要翻译的,只要耳边响起,自然同频共振。

        艾尔顿·赫拉克勒斯·约翰(Sir Elton Hercules John),1947年3月25日出生于英国伦敦,父为英国皇家空军上尉,歌手、曲作者、钢琴演奏者、演员、慈善家,他也是约翰·列侬的同时人、好友。 

    艾尔顿 约翰唱片封面(个人收藏)

        约翰·温斯顿·列侬(John Winston Lennon,1940年10月9日—1980年12月8日),出生于英国利物浦,英国摇滚乐队“披头士”主要成员, 摇滚音乐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他是战后西方摇滚乐的开创者。父亲是船员服务生,常年出海,很少回家。在约翰·列侬三岁的时候,父亲将这对母子抛弃,一家人从此天各一方。

        “他从小生活在贫民窟,是学校的捣乱分子。15岁那年,母亲给他买了一把二手吉他。于是,他在好友皮特家里找到了一块搓衣板和一个茶叶箱,在箱子里塞上一个扫帚把,用弦的一头系在扫帚的一端,另一头系在茶叶箱的另一边,拨弦时听起来就像一个低音提琴,组建了一支乐队。这支乐队多次改名,后来有人建议起名‘甲壳虫’,这算是后来乐队知名的名字之一。但是,列侬不仅把乐队改名‘披头士’,暗合‘垮掉的一代’之意。1960年8月,乐队启程去汉堡演出,大获成功。1964年赴美演出。直至1970年解散。1980年列侬在纽约被枪杀。”

    约翰 列侬唱片封面(个人收藏)

        摇滚乐是战后西方文艺界风暴般的文化现象。摇滚乐手一般都兼有诗人气质。同时代的美国摇滚乐手鲍勃·迪伦(1941年生)甚至歌词获得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让全球艺术界对摇滚再度刮目相看。

        20世纪的人类文明,遭遇太多的“大事件”:战争和战争危机,科技和它的双刃剑功能,贸易保护和贸易自由化,民族意识全面觉醒和国家建立,“冷战”以及“后殖民”时代。

        回想到此,《不是我不明白》中的经典歌词总会反复回旋,“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人们迷失在传统的若隐若现中,迷失在现实的价值多元和快速流动中,迷失在许多“看不懂”“说不上”的现实焦虑中,从海明威的“迷惘的一代”到战后摇滚乐手的“垮掉的一代”。应接不暇的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让你感觉好似进入霓虹灯快速闪动的歌舞厅,总是在参与,又似被裹挟。城市化的高度集中,人们不但深感在自身的生命中、更是在历史文化的追忆之中,感到了从此失去田园,失去家乡,终将他乡作故乡,再不能从容面对,更少有牧歌式的悠扬。

    披头士乐队全体成员

        [总要有人“仰望星空”]

        德国思想家、欧洲启蒙运动的集大成者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的墓碑之上,被刻上了这么一段话:“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出自《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

    伊曼努尔 康德,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人

         20世纪英国的经济理论,经历了艾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创立的剑桥学派提出的局部均衡论、凯恩斯(1883—1946)干预主义理论到货币主义三个主要阶段,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曾经在剑桥大学就读,1908年担任剑桥大学经济学讲师,主要讲授马歇尔的局部均衡理论。1923年著《货币改革论》,他的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思想初露端倪。1926年发表《自由放任的终结》,提出改进资本主义理论的口号。1930年代,面对失业问题,他说,“如果我们无所作为,半年以至一年内还将有100万以上的人失业,因此我认为,尽管有些冒险,一些激进的政策还是值得试一试的。”他积极鼓励投资,“如果你没有任何门路去花钱,那就雇人挖地洞,然后再把地洞填起来。”1931年,他在一次有关失业问题的讲话中推断说,“要是你节约5先令,就会使一个人失业一天,反过来,要是你购买商品,你就会增加就业。按这一比例,1,2亿英镑的财政赤字不可以解决英国的失业问题。”对美国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观察,也给他许多思想和启发。

    凯恩斯在工作中

        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他对经济危机思索的代表性成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当然,由于战争逼近,这一理论到1939年其影响依然有限。世界大战的经历,也等于是给英国人上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课,1944年,英国政府公布就公布了政策白皮书,表明政府对失业会承担责任,表明凯恩斯理论为英国官方接受。战后,英国在经济恢复以后,便开始实施凯恩斯主义,直至1973年石油危机(第四次中东战争)。此后,为货币主义取代。

        当然,命运有时候就是这样,当凯恩斯主义在战后的西方世界大行其道的时候,凯恩斯先生已经长眠在另外的一个世界。另外的例子就是流亡南美的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一生反纳粹,却在纳粹倒台前,夫妇双双自杀,终没有活到“胜利的那一天”,遗憾留在了另外的世界。

        20世纪的英国经济学理论作弄人,此次是奇妙地表现为世纪初和世纪后的“闭合回路”。凯恩斯主义之前,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畅行其道。而当凯恩斯主义方兴未艾之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收留”的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1899—1992)就提出反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当哈耶克获得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时候,他的理论也以修复凯恩斯主义弊端的方式在西方广泛推行。这也可以理解为自由经济理论另一种回归。

    哈耶克(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走向平等和个性]

        1901年,英国人口约4150万。此前人口快速增长,仅19世纪英国人口就增长了4倍。20世纪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主要是出生率下降,妇女婚龄提高,避孕措施普及。19世纪人口流动的趋势是:人口大量向工业区域流动,农业区人口骤减,大城市人口膨胀,伦敦作为金融、商业和服务中心,集中了大量人口。20世纪则出现了两个明显趋势,一是人口由北向南移动,二是由城市向农村移动。这体现出“后工业化”迹象。

        20世纪英国人口流动,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非白种人口数量大增,主要来自英国殖民地移民,引发英国社会问题。

        职业化的人口分布,在20世纪的英国也体现出这样的趋势:非技术职业比例缩小,技术职业比例扩大;体力劳动人数减少,非体力劳动人口增加。第三产业(服务领域)工作人员总数增加,1987年的英国服务部门人口占全体劳动人口的67,8%,这表明“消费社会”正在英国形成。

    英国妇女鼓动男性出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海报

        战争冲击了传统的社会上层,加上职业化的趋势,使得英国中等阶层上升且人数增加。随着时间推移,社会上层和中层界限模糊。挤入上层圈子的,不仅有工商业巨头,还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例如高等律师、资深法律顾问、企业高管、银行高管、科学和技术权威、文化、艺术名流等等。由政界或高级文武官员途径进入社会上层的则更是俯拾皆是。

        20世纪的英国社会,也呈现着职业化对等级化的冲击,当然这种演化在这个注重传统的社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伦敦音”或“牛津音”就是一个侧面的反映,《动物庄园》作者奥威尔曾经就因为自己的贵族口音,在化装成社会义愤体验贫穷人生活中遇到烦恼。“除体力劳动之外,语言是另一个明显的标志。工人阶级说话总带有很浓的乡土口音,语汇也比较粗鲁;受过教育的人从小就讲‘牛津英语’,这使他们长大了能从语音中找到自己的同类。在英国,说话的口音很能表现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一个新上任的部门主管第一次召集自己的下属说话,只要他一开口,就能让人知道他的阶级背景:他出身于哪一个阶级,接受过什么教育,几乎都可从口音中听出来。”

    戴安娜王妃出嫁(1981年)

        在社会史的阅读中,这样的描述也引起了我的兴趣。“对于中等阶级来说,工资、职位、家庭摆设、文化趣味等等都是社会地位的表现。20世纪初,拥有家庭女仆是中等阶级的显著标志,一个中等阶级家庭可能不如一个有手艺的技术工人收入高,但他不可以从事体力劳动,不可以没有女仆。”

        二战前,家用电器开始取代女仆的标志,也同样表明中等阶级不必动手做劳务。把孩子送进寄宿学校,往往是中等阶级的奋斗目标。因为在英国的上层还有一个普遍的特点,那就是毕业地私立学校,特别是几所最好的公学,如伊顿、哈罗、拉格比。“1920—1940年间,保守党议员至少68%的人毕业于私人学校,仅伊顿毕业生就占了27,5%”。“1929年通过公开考试进入高级文字队伍的人中,有四分之一毕业于英国12所著名的私立学校;10年后,这一比例仍然是五分之一,此外还有大约七分之一毕业于其他各类公学。”

        在20世纪初,英国的贫富差距非常大,土地依然是最坚实的财产,也是财富的标志。贵族、金融家在社会的最高端,中等阶层不断扩大。莫尼在1905年出版的《富与贫》中写道,“国家全部收入的将近一半是由人口的九分之一享有的,我们还应该加上另一个更为惊人的事实:联合王国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由国民的不到三十分之一享有。”私立学校就读、旅游、私人汽车、住宅外的草坪和室内的装修,都是中产阶级财富的象征。

        同时,贫穷也是社会主要问题之一,政府比过去更加关注福利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因为这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工人争取政治经济权益的斗争,越来越在工会组织上有序并持续地进行。工人和工会的争取,在英国取得进展的最重要标志是工党地位的上升,在议会道路的进程中,工党在20世纪曾多次上台组阁,如一战后的麦克唐纳、二战后的艾德礼,以及世纪开的布莱尔政府。

        20世纪是英国妇女取得独立、摆脱家庭束缚的世纪,最突破的是在政治领域取得了平等的政治权。这与战争的爆发有直接的关系。战争之中,成年男子在前线作战,后方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妇女承担更多。战争带来大量伤亡,战后的恢复和伤残的照顾中,妇女占据优势。工业革命的深化和扩展,使得更多职业更加适于女性。医疗、教育等第三产业(服务)领域,妇女的一席之地,不可忽缺。离婚率上升、晚婚少育,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妇女地位的上升。

    戴安娜王妃生前照片(1997年死于车祸,巴黎,狗仔队追逐途中的交通意外)

        家庭的规模,在20世纪开始明显缩小。夫妻关系变得比较平等,男性中心开始动摇,仆役消失,妻子参加工作,都体现了平等。长辈和晚辈间的关系也变得平等,父母更多的不是以家长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子女从小养成独立习惯,在进入大学之前就事实上脱离了家庭。由于职业化和流动的加速,亲戚关系开始疏远,亲情越来越淡。

    约翰 列侬宣传照

        20世纪的英国政治和社会继续走向世俗化,宗教的影响持续下降。不在教堂举行的世俗婚礼增多,周日参加礼拜的人数持续减少,许多年轻人不参加教会。人们对宗教的虔诚消退,但多数人依然认为自己是基督徒。教会也意识到这一趋势,于是谋求更多作为,包括更多参与济贫、教育、医疗和社会事务。

        当然,我们在观察的英国种种社会现象和趋势的同时,自然要想到,“后工业化”的国家,但凡坚持了自由市场理论并获得高速发展的社会,这些环节和现象可能都要“潇洒走一回”,英国人只不过“先走了一步”罢了。这应该就是历史阅读的价值之一。茅海建在《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的前言中写道,“历史学的最大贡献并不在于成功的经验,而是失败的借鉴。

        [挥之不去说“分手”]

        有人总是好没道理却振振有词的把这一句话挂在嘴边,以证明自己知晓历史的规律和奥妙:“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可是,我们看到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外部世界,多的是分,少的是合,有的国家总是纠结于分分合合之间。一战前,世界上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或多民族国家不过几十个,但二战后至今世界上新生了一百多个国家,至今主权国家应该离二百个这个数字不太远了吧。

        这些国家都是怎么产生的呢?总体都是来源于“分手”,“分离”自殖民地时代的宗主国,“分手”自原先“说好不分手”的统一的国度,“分手”自从农牧时代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地区。只有少数和例外,例如以色列,它是亘古未有先例的“重建”。而英国则是典型地介于分分合合之间的状态。

        20世纪的英国社会问题更加多元和复杂。爱尔兰持续要求独立并多次发生武装冲突地区,犹太人定居和复国,有色人种大量进入英国本土,青少年犯罪等问题,给英国社会治安和国家安全都带来很大的危机。

        战争大大削弱了英国实力,后起的大国、尤其是美国对英国殖民政策与势力的打击,时代潮流引发的民族意识觉醒和民族解放浪潮,经济和文化联系的持续加强带来了独立倾向,这些都预示着“日不落帝国”终将“落下”。

        其中,关于各殖民地的“解放故事”,此处不详记,因为这样的表述往往有话语权的不同,而历史叙述的“中立”或“客观”总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印度圣雄甘地(1869-1948,出生于印度,就读于英国,工作于南非,在印度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终致印度实现独立)

        自治领的分离,是大英帝国非常头痛的问题。1914年,英国参战,自治领均无异议。但是一战结束后,分离倾向明显。1921年帝国会议上,各自治领不愿意修宪,以抵触将帝国建立为“联邦制国家”。

        1921年11月,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派出代表,与英国代表共同出席华盛顿国际会议,自治领国际地位提高。1923年3月2日,加拿大在没有征询英国意见的情况下,与美国缔结《渔业权条约》,这是一个罕见的事件,且被帝国会议确认。同时,1923年的帝国会议还赋予所有自治领有与外国签订条约的权力,这使“自治领的个性已达到极致”。

        自治领在对外派驻代表的问题上,与大英帝国也发生的冲突。1924年爱尔兰向美国派驻外交代表,加拿大接着援例。1926年,加拿大派出驻美公使,1928年派出驻法公使,1929年派出驻日公使。南非也跟随于1930年派出驻美、荷兰和意大利公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当时对此不予认同,没有采取类似行动。

        为此,1926、1929年先后召开帝国会议,就自治领的权力权限讨论,形成文件。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确认:自治领与英国具有平等地位,享有完全独立的立法权,这就是英联邦形成的标志。此时,英联邦包括英国和自治领,即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新西兰、爱尔兰和纽芬兰。1931年渥太华帝国经济会议,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英联邦国家之间确立了许多双边互惠贸易文件,建立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帝国特惠制度。此后,英镑区组建,英镑在国际金融中的中心地位得到维护。

        二战的爆发,对英联邦是又一个考验。最初自治领均一致同意与英国共进退,即使是当时的英国殖民地也表现了同仇敌忾的态度。在参战问题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最为积极。1939年9月3日晚澳大利亚总理孟席斯宣布,“英国已经参战,因此澳大利亚也处于战争状态。”但加拿大和南非就出现了态度的反复,爱尔兰甚至保持了中立。当然战争过程中,各国军队有合作方面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总体上,英联邦对于英国一方在二战中的主力贡献是明显的。

        大批的黑人应征,与白人并肩作战,使他们文化素质、军事技能和英语水平获得提高。更重要的是,黑人士兵原先对白人的神秘感和恐惧感逐渐消失。他们真切地认识到人人平等,而与肤色无关。这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必然性。

        战后的英联邦,范围扩大,接纳了许多非白人新兴国家进入自治领,这是被迫允许殖民地独立的缓冲,好比“友好的分手”,但从此也不是“形同陌路”。在大英帝国衰落和崩溃的路途之上,三大洲涌现了许多新兴独立的民族国家,是英国间接地制造了这些国家,这些被历史称为“后殖民”的国家。这些国家被动地带英国带入现代工业文明,身后的殖民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拖着长长的无法摆脱的说不上好或坏的影子。

        如果说一战及战后的英国还拥有主导性话语权的话,那么二战有及战后,英国外交和战后全球治理话语权则是大大减弱了,许多主张是在“大国一致”原则下,与美国共同拥有的。“光荣孤立”早已沉寂在历史教科书中,“与美同行”,对于欧洲和世界局势“左顾右盼”,是战后英国外交政策的常态。

        [新世纪的迷思]

        21世纪的英国,面临若干棘手问题,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再次来到十字路口。

      一是英国的经济。2014年经济增长率接近3%,国民经济问题排名世界第五,人均GDP超过4万美元。但是本世纪在接下来的时段里,巴西、印度、俄罗斯都有可能超过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其他欧洲国家对英国也会对英国的名次形成挑战。

        二是“脱欧”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中,英国是受到影响最小的西方发达国家,英国人普遍感到这是因为没有加入欧元区,加剧了英国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抵触情绪。2016年英国全民公投,以微弱多数通过“脱欧”,卡梅伦被迫辞职,新任保守党党首特雷莎·梅接任首相,她由此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英国要在融入欧洲43年后退出欧盟。欧洲联合的主要倡导者有它,而离开时,却也只有它,形单影只。问题在于,脱欧之后,英国要去向哪里?

        三是“分手”在持续。早在1923年,南部的爱尔兰26个郡已经结伴离去,英国已经更名“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如今,与英国“脱欧”好像唱对台戏,苏格兰日益谋求“脱英”。双方在一起生活了三百多年了,基本没有太大的龌龊,虽然2015年的苏格兰全民公投没有成功。但是,公投并没有次数规定,英国也不存在反对国家分裂的法律。

        一旦苏格兰脱英成功,那么北爱尔兰和威尔士何去何从呢?未来的英国,如果退回到曾经的英格兰,联合王国也许就不存在了。

    英文歌坛常青树艾尔顿 约翰  ,他同时以慈善事业著称于世

        艾尔顿·约翰的歌声在飘荡,时而低吟,时而呐喊,时而激昂,时而哭泣。

        最打动我的是一首《Sacrifice》(1990年,中译《牺牲》或《绝情》),明明觉得只是顺耳,却不知不觉听出了眼泪”,难道,这就是乐评人笔下“面向过往做出告别”的感觉吗?

        英国会和罗马一样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吗?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772—846)长庆二年(822年)赴任杭州刺史途中所作。

        [注] 自《英国史》(卷六/日落斜阳/20世纪英国:第二篇经济1—6章20世纪经济理论/落日余晖/“馅饼”与“餐刀”/走向干预/改弦更张/复兴与危机;第三篇 社会 1-6章 人、职业和阶级/财富、贫穷和福利制度/工会、劳工运动和劳工立法/家庭、妇女、两性关系/宗教与教育/社会冲突、治安和犯罪;第四篇 帝国与联邦 1-4章巩固帝国的努力/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帝国的衰落/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帝国的解体/从英帝国到英联邦;第五篇 外交 1-5章均势、现实与理想/二战中的外交和影响/从波茨坦到冷战/大调整时代/布莱尔的战争和外交;第六篇 思想与文化 1-4章 20世纪的思想遗产/文学、音乐和艺术/历史学与历史学家/学术与科学;尾声:21世纪的挑战)

    《英国史》卷六内装封面

    【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英国史23[完]: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已修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lc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