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特别羡慕那些写作高产用户,他们一刻不停地在简书上发布文章。我心想怎么才能拥有这种能力呢?是读书少的问题,还是读书总结的能力问题呢?
别人可能已经开始参与读书训练学习了,我还在观望。我感觉这么多人学习阅读,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好点子。真的就困难到不会阅读了吗?真的就因为看到别人这么高产,自己就感到自卑焦虑慌张了吗?
我觉得这是心理问题。因此我开始研究到底我哪里出了问题。
我也调研过一些写作读书训练社群,人们热火朝天,然而似乎在朝拜一样风起云涌,反而没有了个性。到底个性重不重要。为什么非要先达标才能谈个性问题?谁制定的标准?为什么要遵循标准?后来我了解一种叫创造力的能力,据说一旦开始遵循某个确定性的结论,那么人的好奇心就瓦解了,创造力也随之削弱。
半年前重新找对策,我知道自己阅读能力和习惯,写作能力和行动力不如别人,但是这不是我的重点。我想我需要先确立品格修养的问题。这是道的问题,最高境界。其次才是怎么做,做什么的问题。如果都没有使命感,只是学一些技能,说不定会做出什么危害他人的事情。并且也伤害自己。
所以我开始学习如何培养品格,什么是高尚的品格,什么是人生意义,如何培养人生意义。
品格代表了一种人生境界的高度,这是对世界的解释方式。高尚的品格的人思考方式与众人不同。我曾经想过,高尚品格的人会不了解普通人的思想吗?从小家庭风气就这么健康吗?我会批判地认为,如果家庭风气很好,他就算从小培养了博爱,利他主义,谦虚等品格,但是也不算真的具有这种素养。我可以猜测如果遇到实际困难是否就会逃避,不适应,所以我想,高尚品格的人一定是经历过风雨磨练的,甚至从普通人群中脱离出来的,我就是普通人,但是我不相信自己不可能训练高尚的品格。我要有骨气有主见。
经历过风风雨雨,我确信金钱是最不值钱的,品格是金钱买不来的。我们可以花钱让别人培训我们写作,阅读能力,但是我发现没有人培养品格。这说明品格比技能还要有难度,有挑战。我喜欢先从最有挑战的最有价值的品格训练开始。
曾经我以为心理咨询师能帮助解决这些品格问题,通过询问我了解,他们并不认同人需要有高尚品格,他们会采用人本思想,其实就是逃避这个话题。后来就再也不和他们探讨了。所以品格修养的问题,自己承担起责任来。
网上很多人宣称人生格言什么,成为更好的自己,为了不辜负自己,从心理学角度,我觉得就是一种虚荣心和自恋倾向。看上去挺诱人,但是是一个陷阱。心理陷阱。我们本来就很有价值,为什么要成为更好的自己,那就是在不喜欢现在的自己?什么是不辜负自己。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悖论。如果辜负自己是真的,那么辜负自己的人就是不负责的人,也就是要鼓励人成为负责的人才叫不辜负,请某些人不要玩文字游戏。把一个好端端的词汇变成了利己主义的代名词。
我也开始学习成为有担当有主见的人,磨练品格,指导人生,敬天爱人。
品格才能指导思维素养,例如专注力,耐力,创造力,成长思维等等
思维素养才能指导训练技能,例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英语能力,编程能力,
接下来,我也会开始第一个技能训练,阅读能力。就从阅读分享思维素养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