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词学习:踏莎行 春暮

诗词学习:踏莎行 春暮

作者: 清风8351 | 来源:发表于2022-01-09 20:41 被阅读0次

踏莎行  春暮

北宋    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暗淡连芳草。

解析:

这首词开头三句都是写暮春之景。词人运用了从一般到写实的手法。即首句是对“暮春”一个总的概括性的叙述,接着以莺声渐老,青梅已经结成小小的果实。来书写繁华春光将要过去。将,渐,两字用的颇有分寸。从总的感触,到所闻(莺声),再到所见(青梅),动静互见,更衬托出宁静。

接着由室外转到室内。屏风掩住了室内的景致,但那尚未燃尽的沉香,余烟袅袅。上面以莺声渐老衬托室外的环境的幽静,这里用余香袅袅,来衬托室内的宁静。

整个上阙句句写景,细细品味,景物中隐寓着人的感情。并非赏心悦目,平静中糅杂着更多的不平静。

密约沉沉,是指过去互诉衷肠,暗约佳期,但都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离情杳杳,指别后的相思之情无边无际,又深又远。这八个字把女主人公深以往日恋情为念的情愫充分的表达出来。

菱花尘满慵将照,是对上面义重情深的进一步描绘。“女为悦己者容”,自己所爱的人不回来,我又为谁去梳洗打扮。

以上三句把女主人公为情所苦,但却绝不辜负的心情,通过句句加深,层层加重的复叠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暗淡连芳草。”这两句更加描写主人公用情之深。思君到魂都要消了,于是去倚楼远望,眼前所见的只是长空暗淡,芳草连绵。而翘首遥望的那个人,却始终不见归来。

此词题为“暮春”,通篇都是写女主人在红英落尽的季节中的伤感,似暗喻着一种青春易逝,美人迟暮的情绪。但该作品正值作者“罢知青州”时所作,因此也有一说是寇准依托少妇比喻自己,所望者比喻朝廷。

寇凖

寇凖即寇准(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980年)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 (1023年) 九月,病逝于雷州。

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相关文章

  • 诗词学习:踏莎行 春暮

    踏莎行 春暮 北宋 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

  • “踏莎行”词牌诗词150卷赏析

    “踏莎行”词牌诗词150卷赏析: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踏莎行,词牌名,又名“踏雪行”“踏云行”“柳长春”...

  • 《踏莎行 春暮 》

    2018年9月12日 星期三 晴转阴 最近十分忙碌,我仍然坚持每天练字! 给自己点个赞~ 踏莎行·春暮 宋 ·...

  • 踏莎行·春暮

    【 宋 】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濛濛,屏山半卷馀香袅。 ...

  • 踏莎行.春暮

    雨润春山,绮旎村户。花溪柳岸韶光度。庭前绿竹伴风摇,池荷妖娆鱼无数。 梁燕双飞,子规啼浦。凭阑望断天涯路。长亭别后...

  • 【踏莎行】春暮

    柳翠波平,竹清风住。 一双喜鹊池边树。 不期小雨夜敲窗, 阳春白雪珠帘语。 月下吟风,花前观露。 几番迷醉归期误。...

  • 踏莎行.春暮

    绿掩红墙,旖旎朱户。梨花香满丝杨路。儿童嬉闹学垂钩,荷池妖娆鱼无数。 绮燕横飞,娇莺歌渡。春山溢彩斜阳处。双双男女...

  • 踏莎行.春暮

    忙燕斜飞,摇枝乱语。惊残夙梦不知处。无端微信扰清闲,离群又惹思如雨。 墨染新痕,诗翻旧绪。尺宣欲录清嘉句。春思裁得...

  • 7.5~踏莎行。春暮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

  • 词牌介绍『踏莎行』

    踏莎行,词牌名,又名“踏雪行”“踏云行”“柳长春”“惜余春”“转调踏莎行”等。以晏殊《踏莎行·细草愁烟》为正体,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词学习:踏莎行 春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mx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