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诗词一直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浪漫追求,诗以言志,歌以咏志。我们古人的诗词之美意境深远,令人心向往之。
今天终于翻开了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肯花时间去书的海洋里拾贝。叶先生的高风亮节文学素养让我们望其项背。她在诗词上的研究与贡献众所周知。
第一讲是“温庭筠”,以前我一直以为《菩萨蛮》就是一个养在深闺盼郎君的思妇,看完叶先生的分析,我才发现自己的认知有很大的局限性。“小山重叠金明灭”,以前一直以为小山就是眉山,写美人思君心切眉目紧促,叶先生推理,小山其实是闺床旁的屏风,当然我没有见过,但是她所说有理,没有人会把眉反复画几道。描眉一般是精修,而不会重叠。
这首词近几年很火,因为作为《甄嬛传》的主题曲深入人心,不论是谁只要看过这个电视总是能哼唱几句。我也一直以为温庭筠只是在替思妇描摹。叶先生说温庭筠其实在写自己,中国男性有大男子主义,在家里说一不二以己为中心可以随时主宰妻妾的命运,但是反过来推理这样的男性放之朝堂之中也是一个个妻妾的形象随时任人宰割。所以温庭筠是写一个郁郁不得志的自己,渴望君王的垂怜。
唐诗宋词皆为经典,有何不同呢?在形式上诗的节奏长短更为自由,而词看似长短句,但是它们的节奏更为要紧甚至同一个词牌有相同的排班与句式。而内容是诗以言志,诗歌表达的内容更为直接也更为广阔。而词美人迟暮,爱国报国,看似题材单一,但是可以言在此而意在彼,每个人都可能是词中人,只要言之有理。很多时候读词我们要知人论世,要懂得词背后的情感和故事。
唐诗宋词之所以经久不衰,我想是因为不论什么时候他们都能给人滋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