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晗 唐山劳动日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摘自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
“贮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造文化,这大约就是城市的三个基本使命了。”
——世界城市科学专家刘易斯·芒福德
140年前,以开平矿务局挂牌成立为标志,“烟户只十八家”的乔家屯开始向近现代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唐山华丽转身。140年来,我们第一次以城市、历史和人民的名义,隆重纪念唐山开埠。然而漫漫长河,我们应该纪念什么呢?沉浸其中,仰望长思,悟出几点看法,供读者讨论。
纪念一位伟人:
唐山近代工业和城市奠基人唐廷枢
唐代魏徵有言:敬一贤则众贤悦。1727年牛顿过世后,英国人将他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目睹了牛顿葬礼的伏尔泰为之深深震动。他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1892年10月7日,唐廷枢病逝于天津,李鸿章在悼词中说“中国可无李鸿章,但不可无唐廷枢”。上海第一家英文报刊《北华捷报》发表文章称,“他的一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他的死,对外国人和对中国人一样,都是一个持久的损失。”
唐廷枢是谁?人们对他的评价为什么这么高?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他?唐廷枢,字建时,号景星,又号镜心,1832年5月19日生于广东珠海市唐家湾镇。他出身贫苦,从小在香港读书,随后终生鏖战商海,一生创办企业47家,其中6家为中国第一,在中国矿业史、中国保险史、中国工业史、中国路政史、中国对外贸易史上创下了煌煌伟业。史学界公认,他是中国近代最成功的民族实业家和卓有成就的爱国者。也正是因为他的不懈努力,才推动了开平矿务局成立、唐山开埠。
唐山矿产资源丰富,早在明永乐年间就有土法采煤,然而为技术所限,一直未成规模,晚清以前也只是农耕为主的零星分布的村镇。1876年11月3日,时任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后补道的唐廷枢奉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之命,带领外国矿师马立斯到唐山一带勘察煤铁资源,走遍了开平各地小煤窑,深入观察煤的走向,采集煤样送到英国和京师同文馆进行化验,被认定与英国最好的煤质量、成色相仿。唐廷枢认为“极宜开采”,并撰写了详细的勘察报告,以对当时煤炭市场行情的详稽博考为基础,结合开平地理位置和运输条件,从经济核算角度提出了西法开采、铁路运输、路矿并举的建议,展现了唐廷枢的远见卓识,赢得了李鸿章的支持。1878年7月24日,经清政府批准,开平矿务局成立,唐廷枢开始担任局总办一职,直到病逝。其间,他苦心经营,席不暇暖,使开平矿务局成为洋务运动最成功的企业之一。由此开始,唐山相继诞生了铁路公司、机车制造、现代水泥生产、纺织、电力、机械制造等一系列企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布局,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唐廷枢一生积累了丰厚的个人资产,但生活俭朴,将财产悉数投入创办企业中,以致“身后萧条,子嗣靡依,未能稍食其报。”上海轮船招商局特意从公积金中拨出白银一万五千两作为特别抚恤,又选定一艘最好的船命名为“廷枢号”,以示永久纪念。
在唐山的16年,是唐廷枢一生经营企业时间最长、投入精力最多、对民族工业影响最大的阶段,他把人生的最后时刻留给了唐山,对唐山工业发展及城市形成居功至首。我们纪念唐廷枢,回望历史,是表达对唐山近代工业和城市奠基者的敬仰感恩;展望未来,是希望他成为唐山灵魂一样的人物,如同牛顿被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诸葛亮被供奉在各地武侯祠,妈祖在沿海成为神祇列入宋元明清国家祀典,伦敦把英国海军名将纳尔逊的纪念碑和铜像伫立在皇宫旁边的特拉法加城市中心广场。余秋雨在形容贵州西江苗寨时说“以美丽回答一切”,如果我们说“以一位伟人回答一切”,则是希望这座城市以唐廷枢这位唐山近代工业企业领袖、工商界品德翘楚为榜样,传承血脉,走出更多的工商界、科学界人士乃至领袖,更多有高尚品德和成就的人。
纪念一种精神:
唐山工业精神
世事沧海桑田,精神亘古不灭。300余年屹立不倒的同仁堂,代代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信条,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这大师级的企业精神永远煜煜生辉。
唐山开埠140年以来,风云变幻,灾祸频仍,如长征一般艰难。然而,有一种精神却不断酝酿升华,经历时光淬炼越发坚纯厚重,使唐山总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这种精神就是“唐山工业精神”,尝试归纳如下:
顺大势,为国家之需。洋务运动,先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后以“求富”为口号,为解决军事工业的原料、资金、运输问题,兴办民用工、矿业和运输业。唐山开埠在洋务运动的中后期,其时,李鸿章借筹办海防多次上书朝廷,请求“开采煤铁,以济军需”,最终获批。开平煤矿所产之煤销售到北洋水师、天津机器局、上海轮船招商局等等,为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提供了急需的能源。为便于煤炭远销,陆续建设了秦皇岛、天津河东及塘沽、广州、营口、上海、烟台、香港荔枝阁等12个运煤码头。仅仅10年,煤矿募集股本150万两白银,盈利高达500余万两,为进一步发展民族工业提供了丰厚资金储备。新中国成立后,开滦煤矿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源源不断地供应着工业的“粮食”,周恩来总理两次赞扬开滦煤矿“出了力、救了急、立了功”, 是代表国家对唐山的褒奖。至今,开滦累计出煤10亿吨,用2万吨重载列车也要装载5万列,总长13.5万公里,能绕地球赤道3.37圈。采矿之外,唐山的水泥、电力等工业也都是为国而生、因国而大。为国家之需,顺大势而生,也必然性地适应了最大的市场需求,成为唐山的幸运和始终不变的责任。
尚科技,占领先优势。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迅速富强。19世纪中叶,坚船利炮轰碎了清廷“天朝上国”的沉梦,让洋务派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唐廷枢多年与洋人打交道,认识更加深刻。来到唐山后,他聘请西洋技师、引进西方技术、购置先进设备,创办了开平矿务局。开平煤矿的成功,更坚定了唐廷枢“师夷长技”的决心,也让“路矿并举”的想法有了物质基础。1881年,唐廷枢主持下的开平矿务局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造了中国铁路史上的三大功绩:建设了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唐胥铁路,9.7公里长、1.435米轨距,国际铁路协会1937年将该轨距定为标准轨距;建设了中国第一家铁路修车厂,即今天第一家生产复兴号长列的中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的前身;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龙号机车。有了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开平煤矿成为“中国第一佳矿”,唐胥铁路成为中国铁路网、铁路工业、铁路人才、铁路科学之源。崇尚科技、善于学习引进创新,使唐山工业在同业竞争中始终占有领先优势。
重质量,赢天下市场。清末水泥需求猛增,全部高价进口。唐廷枢报请李鸿章批准,于1889年建成唐山细绵土(水泥,英文cement的译音)厂,1891年生产出中国第一桶机制水泥。次年唐廷枢病故,接办者管理不善,导致水泥质量下降,加之水泥原料购自广州香山一带,船运成本过高,1893年该厂入不敷出被迫停产。之后,开平矿务局会办、著名实业家周学熙恢复该厂,更名为“唐山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商标定“龙马负太极图牌”。他聘请德国地质工程师汉斯·昆德为总技师,采用本地原料,购置丹麦史密司公司先进设备,开创了国内采用回转窑代替立窑生产水泥的历史,水泥的细度、强度、凝结、涨率等指标都超过英美标准。质量过硬的启新水泥赢得了高端市场,津浦、京汉、北宁等国家铁路上的淮河大桥、黄河大桥、洛河铁桥,青岛、烟台、厦门、威海等地的海坝、码头,北京图书馆和燕京大学、上海外滩的交通银行和上海邮政局等,全国重大建筑工程和知名建筑都使用启新水泥,还曾向美国旧金山销售水泥1万桶(每桶170公斤),开创了中国水泥出口的先河,随后又出口到日本、朝鲜等15个国家和地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等十大建筑,改革开放后的鸟巢、水立方等等,都是启新水泥的杰作。据《唐山市志》记载,启新水泥行销量一度占全国总销量的92.02%,连续50多年居全国第一位,1906年至1932年先后25次获国际国内头等奖、优等奖、特等奖,成为优质水泥的代名词,为唐山赢得了极高的商誉。在工商界,产品质量代表着企业的信誉和生命。
凭执着,求生存发展。唐山近代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无数艰难曲折,除屡遭清廷保守派阻挠外,西洋东洋势力也阴谋掠夺,可谓在夹缝中求生存。开平矿务局利润丰厚,英商早就垂涎欲滴,并利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设局骗占。英国驻天津领事馆,开平矿务局第二任总办张翼的德国顾问德璀琳、技术顾问胡佛(后为美国第31任总统)都粉墨登场,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法律的、无赖的、霸权的手段轮番上场,1901年开平矿务局被英国资本控制。为维护民族利益,从1903年到1935年,中国与英方就矿权进行了长达32年的交涉斗争。在国家干预、全民支持、法律较量的同时,时任直隶总督袁世凯支持周学熙建设了滦州煤矿,试图以竞争方式、经济手段实现“以滦收开”的目标。后两矿虽合并成“开滦煤矿”,但事实上仍然由英国资本控制。我们喊出了“收回开滦煤矿,是打倒帝国主义者之经济侵略!收回开滦煤矿,是富裕民生之本源!收回开滦煤矿,是完整国权之第一步手段!收回开滦煤矿,是完成革命的天职!”的口号,一次次的斗争,一次次的失败,始终没有放弃。1941年开滦煤矿又被日本攫取,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又将煤矿经营管理权拱手送给英国人,直到解放后才回到人民的手中。立足初心矢志不渝,面对困难百折不挠,是唐山工业骨子里的烙印。
我们纪念唐山工业精神,有历史意义,更具现实意义。过去发展重工业,是国家需要、唐山责任,现在转型升级、节能减排、高质量发展,也是国家需要、唐山责任。我们要顺大势,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示的“三个走在前列”“三个努力建成”中找方向,在国家产业政策中找定位。我们要尚科技,在《中国制造2025》十年行动纲领中寻找腾飞的“风口”,加快培养引进科技人才,加快建设科技服务平台,加快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让具备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能力的企业越来越多。我们要重质量,站在质量工作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的高度,深入贯彻《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彻底改变质量水平的提高严重滞后于经济规模增长的突出问题。我们要凭执着,靠着一种“泥腿”(唐山方言,意为执着坚持)的劲头,千方百计推动转型升级、节能减排、高质量发展。
纪念一段历史:
从萌芽到辉煌
唐山开埠后,历尽劫波,终成硕果,在中国工业史上写下了华彩篇章。
工业企业民族脊梁。无论我们走近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还是掀开洋务运动的大事年表,唐山都留下了开天辟地、铁打铜铸般的印记。中国大陆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为近代中国的军事工业和民族工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初乳般的工业粮食;中国铁路的源头,为中国铁路奠定了路网、机车、技术、人才、信心的基础,也为中国高铁雄冠世界打下了第一颗道钉;中国第一桶机制水泥,为中国一项项世纪工程、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城市,浇铸出坚若磐石的基础;中国第一件卫生陶瓷,标志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程度实现了质的飞跃。
工业人才群星闪耀。唐山开埠后,从广揽天下英才到英才频出,让人目不暇接。清末留美幼童120人,回国94人,其中11人在唐山工作过。据《唐山市志》记载,解放前仅开滦的外国籍员工累计就有18个国家的503人,代表性的有开平建矿第一任总工程师英国人白内特,第二任总工程师、龙号机车主持制造者、开平铁路公司总工程师金达。曾任开平矿务局总办助理的唐国安成为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曾任开平矿务局中方总办的严复成为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周学熙成为山东大学堂(今山东大学)、北洋工艺学堂(今河北工业大学)首任校长。为培养路矿科技人才而建的唐山交大(西南交通大学前身)是全国最为知名的工科学府之一,毕业生群星璀璨。最具代表性的是茅以升,1916届毕业后被官费保送赴美留学,1917年获康奈尔大学土木专业硕士学位,并荣获优秀研究生“斐蒂士”金质奖章,康奈尔大学因茅以升而专定特例:凡唐山交大毕业生入学读研一律免试。唐山交大在唐办学60多年,培养了很多具有开创性贡献的科学大家,其中海内外院士59位,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前期,如教育家竺可桢、民权运动领袖杨杏佛、中国数学史第一人李俨、北大地质学科开创者何杰、民国第一任矿产司司长胡博渊、世界十大华人富商之一新加坡华人领袖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李光前、中国植物学奠基人钱崇澍、著名银行家贝祖贻、铁路工程巨擘杜镇远等。后期,如美国工程院院士世界预应力混凝土先生林同炎、一代水利专家黄万里、铁路建设大师赵祖康、地质学家方俊、材料学家周惠久等。唐山走出了一大批铁路、采矿、冶金方面的专家、学者,为中国的现代化、工业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工业引领泽被天下。工业的发展,带动乔家屯搭上了近代化、城市化的快车。市区人口由1877年不足2000人,到1928年已近10万人。市区建筑除了鳞次栉比的厂房和烟囱,惹人注目的洋房子1934年时有1017所。生活方式跨越式进步,有医院、学校、室内电影院、游泳馆、台球室,还有跑马场、高尔夫球场、酒吧。商业发展兴盛起来,烧锅、粮栈、钱庄、典当行、绸布庄、面粉厂等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唐山最早的剧场——车站茶园1888年开业,随后庆仙茶园、鸣盛戏院、近天阁茶园等相继开办,1909年千余座席的永盛茶园在小山落成,唐山本土“莲花落子”从这里走向全国,成为中国第二大剧种——评剧。城市百业同兴、人财集聚。
唐山工业的发展,迅速向全国发酵漫延。企业管理先进、技术领先,为全国效仿。开平矿务局的股票,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股票,见证了洋务派“分洋商之利”以求富自强的奋斗历程,代表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股份制经济组织形式;开平矿务局的《规条》,成为中国煤炭安全管理条例的基础,直到建国后全国煤矿事故鉴定很多都是开滦任组长;开平铁路公司成立第二年(1887年)更名为中国铁路公司,其管理制度成为中国铁路管理规范的蓝本;开滦曾先后派出3万多名优秀技术工人,援建各地煤矿,支援国家煤炭工业发展。唐车公司曾先后多批次派出工程技术人员援建南京长江大桥、人民大会堂、宝成铁路、坦赞铁路等国内外工程,1964年又派出120名职工支援大三线铁路建设。唐山交大先后支持过上海交通大学、张学良兼校长的唐山交大锦州分校、北京矿业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兰州铁道学院等专业院系建设,今天的西南交大是国家轨道交通的领跑者。唐山输出的模式经验、技术人才、工业产品,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崛起提供了巨大支持。
工业文化薪火相传。唐山开埠后从萌芽到辉煌,种下的“工业文化基因”,潜移默化,涓涓传承。煤矿,实现了现代化的在线网络技术管理,把托管运营和管理技术服务发展到山西、内蒙古、甘肃、新疆以及印度、吉尔吉斯斯坦,把产业延伸到高端煤化工和物流、金融、国际贸易。陶瓷,在国内率先采用机械化流水线大批量标准化生产。钢铁,形成了超级巨大的生产和制造能力,年产能最大时可以制造21400多个埃菲尔铁塔,一年铺满2个巴黎市区,还把钢厂建到了“一带一路”上的欧洲塞尔维亚。港口,圆了孙中山先生在唐山建设北方大港的梦想,连接起15个内陆港,开行中欧班列,吞吐量跻身中国第5位、世界第6位。高速动车、城市轻轨、磁悬浮列车、氢燃料列车,出口到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欧盟的土耳其,南美洲的阿根廷,非洲的埃及,亚洲的泰国、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等20多个国家,成为“中国名片”。机器人、石墨烯、激光再制造、超声仪表、海洋化工等等,都在蓬勃发展。
我们纪念从萌芽到辉煌的一段历史,不仅是为了仰望辉煌、铭记辉煌,更是为了汲取营养,化作力量,激励每一代人都创造新的辉煌。
140年,跨越三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无数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成就了一座城市的万家灯火。她天降大任却命运多舛、美丽富饶又有情有义,她给了我们一个家、一个名分、一个支点。我们越是爱她,越应该纪念她的诞生;越是爱她,越应该欣赏她的美丽;越是爱她,越应该传承她的基因;越是爱她,越应该把她建设得更加美好。纪念唐山开埠140年,有一系列隆重热烈的活动,要讲好唐山故事,以表达780万唐山人和所有心系唐山的人们一个长久的心愿。
这些活动,将不断撞击我们的心灵,触发更深层次的思索——我们纪念什么?
作者:大晗
编辑 张洁
网友评论